新生儿洗澡,大有文章
转自:果爸唐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jQ3Njc5MQ==&mid=2247484244&idx=1&sn=ad16a69c5144eb480267c17b83539703
按照传统,三朝浴儿,这是孩子出生后最隆重的一件事。
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才可以给他洗澡。如果过迟,身上污垢不除,会影响健康;
但如果过早,腠理系统还没有启动好,也会导致水湿入侵之类。
但现在在医院,不太讲究这个了,往往初生后的第二天就洗澡了。就连果果都没有严格按照三朝浴儿的原则洗澡,毕竟在医院,你可以提出一些要求,但也不能过于特立独行。
三朝浴儿的时候,往往会在水里加一些东西,一起煮,相当于一个药浴。在此后婴儿洗澡中,这些东西也还可以加进去。
加什么呢?各地风俗不同,中医幼科古籍中的记载更是五花八门。
这里略举一二。
最普遍使用的是艾叶。用艾叶煮水洗澡,有芳香化浊,驱逐风寒湿邪的作用,有时候,还加一些菖蒲。这样就既可以洗干净身体,又可以避免水湿、风寒入侵婴儿体内。
即使不甚芳香,还可以用具有宣透作用等东西,比如各类树枝,如桃树枝、榆树枝、桑枝、柳枝、梅枝,这五种树枝常合用,称为“五枝”。
树枝有伸展条达之性,能使孩子肢体伸展条达,长得快。而且,其中桑枝生发之气极强,且能祛风;榆树枝味甘,能润肤;柳树枝柔韧,古人常用柳枝接骨,能柔筋壮骨;桃树枝色红入血分,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能辟邪杀虫,镇惊等作用。
具有镇惊作用的东西,还有金银器,把金银首饰扔进水里同煮,只需一点点即可,水煮开了再把首饰收起来,并无损耗。金银质地重,有重镇安神之用。
我曾经在一本古籍中看见,说可以用虎头骨煎汤给婴儿洗澡,镇惊安神作用最好,而且壮骨的作用。这其实都属于奇谈,甚至可能是当时的一些方士为了忽悠有钱人而胡编乱造的。但也足见古人很重视在洗澡水中添加一些镇惊安神之品,这能让孩子以后少受惊吓,少一些惊风之类的疾病。
婴儿洗澡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滋润肌肤,清热解毒,预防皮肤病,为此,可以放入猪胆汁。
猪胆汁能解毒、润肤,减少孩子疮、疖、疥、癣之类毛病。 此外,川楝子也可以用,每次用一两,最好每月洗一两次,可以少生麻疹、疮痘,即使生,也不会太严重。
可见,孩子的一盆洗澡水,蕴涵着大人多少期望!也蕴涵着医家多少心思!
果果出生的时候,刚刚进入夏天,我们每天都给他洗澡。水中主要放的是艾叶,其余的东西并没有用到。
在月子期间,每次给果果洗澡,都看到身上有蜕皮的痕迹,尤其是在四肢,可见其新陈代谢之快。肌肤的褶皱中有很多污垢,可见新陈代谢都很多东西是从毛孔排出来的。
所以,《千金方》说:“小儿不浴,令毛落。”
每天洗澡,不仅可以清洁肌肤,而且可以保持毛孔的通畅,毛孔通畅,气机就通畅,孩子自然生机勃勃。难怪老人们都说,孩子经常洗澡,长得更高、更壮。
还需要说明的是,给婴儿洗澡时,室温平和,不可当风,时间都不宜长,动作要迅速,洗完赶紧穿好衣服,以免湿气入侵,或是受风受寒。
《千金方》说:“不论冬夏,浴不可久,久则水湿内侵,诸症蜂起。”
洗澡的时候,注意姿势要舒适,顺势而为,孩子哪里好洗就洗哪里,不必要非得按照固定的顺序洗,更不要为了洗某一处而强行掰动孩子的手脚。
还要避免使孩子受到惊吓,水温过凉过热,皆能使孩子受惊。一旦洗澡时受到惊吓,以后再洗澡的时候他就会哭闹了。
不要小看洗澡,这么一个日常事项,其中大有学问;也不要小看添加的这些东西、注意的这些事项,它们的作用,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
文 | 唐略
唐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