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小儿脱肛
针刺治疗小儿脱肛
江苏 江阴市/谢基立
直肠脱垂又称为“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儿童和老年人较易发生。其主要症状为排便后直肠部分或全部向下移位,脱出于肛门外,难以自行复位,需要借助手指(隔以手纸或纱布)轻轻往上托起,才能够还纳复位。
直肠脱垂的主要原因为大便经常干结难解,排便时长期用力摒气;加以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或力量薄弱,收缩功能较差。初起时情况并不严重,可不必急于手术整治。
作为儿科医生的笔者,多年来采用针刺法治疗小儿脱肛,取得良好的疗效,此法简便易行,不妨一试。取百会穴和长强穴进针,百会穴位于头顶部,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的相交点,长强穴位于骶尾部。
局部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后,取针灸用短针进入穴位,可以不必留针。百会穴部位因头皮紧贴颅骨,可以斜刺、浅刺,进针后左右旋转3~5次即拔针。长强穴进针后亦应向上斜刺,不可向前刺,以免伤及直肠。每天或隔天针刺1次,通常针刺3~4次即可治愈。
此外还应关照家长,让患儿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薯类和瓜类,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平时力求避免大便干结和便秘。患儿坐在便器上排便不宜太久,更不宜边排便边玩手机或玩具,拖延排便的时间。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谢基立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