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中医女儿科》课程今天起正常进行,这里是讲义

《中医女儿科》课程今天起正常进行,这里是讲义
▶清艾轩中医学堂,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纯正传统中医的研习、传承、应用。
▶清艾轩讲座:每周一、三、四晚八点,yy频道96484009,主讲: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心远、清艾轩中医学堂唐略。
▶近期讲座内容:王心远“国医十三经”系列大型讲座,已经讲到《神农本草经》;唐略《中医女儿科》,详解妇科、儿科的生理、疾病及养生。
▶讲座录音回放(延后上传):荔枝FM79070
▶更多内容和交流,可以的传统中医-唐略 @清艾轩中医学堂
【清艾轩中医学堂10月12日晚课】

1.中医女儿科讲习:带下
2.交流与答问。
网上开放时间:20:00-21:30.
收听方法:YY频道96484009 (客户端可在www.yy.com下载)
主讲:@传统中医-唐略
所用教材为《医学三字诀》女科儿科卷( https://item.taobao.com/item?id=521286051587 ),或关注微信订阅号“传统中医唐略”(ctzytl)回复“讲义”于讲座当天获取。

涉及《医学三字诀》内容:

带下症,伤冲任。邪入胞,五色分。随藏腑,兼湿化,
虚与实,随症医。审疮脓,瘀血化,别胞膀,浊与淫。
《金鉴》云:带下者,由劳伤冲任,风邪入于胞中,血受其邪,随入藏腑,湿热湿寒所化。故色青属肝,为风湿;色赤属心,为热湿;色黄属脾,为虚湿;色白属肺,为清湿;色黑属肾,为寒湿也。其从补、从泻、从燥、从寒、从温,随证治之。更审其带久淋沥之物或臭或腥秽,乃败血所化,是胞中病也。若似疮脓,则非瘀血所化,是痈脓也。若如米泔,兼尿不利,乃膀胱白浊病也;若尿窍通利,从精窍出,或如胶粘,乃胞中白淫病也。

邪入胞,吴茱萸,丹姜木,归麦桂,苓半草,防藁辛。
赤连栀,青防栀,白益气,黑六味,淡六君,或归脾。
《金鉴》云:六淫之邪入于胞中者,宜吴茱萸汤,即吴萸、丹皮、干姜、木香、当归、麦冬、肉桂、茯苓、半夏、炙甘草、防风、藁本、细辛,水煎服也。色黄赤粘浊者,热也,加黄连、山栀;色青者,加防风、山栀;色白、色黑而清稀者,虚寒也,白用补中益气汤,黑用六味地黄汤;色黄而淡者,宜六君子汤或加味归脾汤,分症调治可也。
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也。经行产后,冲任空虚,邪客于胞中则为带下。吴萸、姜、桂温经散寒,藁本、防风祛风胜湿,苓、半除湿化痰,麦冬清火益阴,丹皮去瘀生新,归芍和血行气,甘草甘平而和中也。

寒湿带,胞冷痛,四物加,姜桂用。滑升柴,脂龙牡,
腥知柏,寒温经。
《金鉴》云:带下胞中冷痛者,寒湿也,宜四物汤加炮姜、官桂、附子助阳散寒。日久滑脱者,加升麻、柴胡举之,赤石脂、龙、牡濇之。兼腥臭者,加知母、黄柏清之。若小腹冷痛者,血海虚寒也,宜大温经汤温经祛寒,方见调经。

湿热带,清白散,物姜炭,萆樗柏,赤芥榆,湿苍白,
滑龙牡,久君痊。
妇人带下,多因怒气伤肝,木盛克土,则脾受伤而有湿。湿热下渗,所以滑浊之物从小便而出也。宜清白散燥湿清热,即四物汤加黄柏盐炒、樗皮酒炒、姜炭、甘草、生姜,煎服。四物黄柏调血,清下焦之热,樗皮燥下部之湿,姜炭温经,甘草和中。赤者加芥炭、地榆止之,湿者加苍术、白术燥之。日久滑脱者加龙骨、牡蛎涩之。日久气虚者合四君子汤补之。

下败脓,脐腹痛,葵根芷,矾烧枯,芍蜡丸,米饮服。
《准绳》云:带下淋漓不止,腥秽殊甚,胳腹冷疼,此败脓血所致。用白芷一两,葵根二两,枯白矾、白芍各五钱,为末,蜡丸桐子大,空心米饮下十五丸。候脓净,以补药佐之。

下白泔,尿涩痛,或砂粒,物五苓。
戴元礼曰:下截之血,小腹主之。有因血虚而虚热陷入小肠,致小便涩痛,色如白泔,或成砂粒,宜四物汤合五苓散,利水渗湿。

白淫病,忧思致。思伤脾,宜归脾。心肾虚,正元宜。
固精丸,或威喜,白茯苓,猪苓制,黄蜡丸,嚼嚥津。
《痿论篇》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久为白淫。
李梴曰:不可作白带治,过服热剂。
又有日夜流津,如清米泔,或如粘胶者,谓之白崩,与白淫大同,多因忧思过度所致,诚难治疗。因思虑伤脾者,宜归脾汤,补养心脾;劳伤肾气,心肾不交者,宜金锁正元丹、固精丸、威喜丸之类,补虚固脱。
威喜丸治男子元阳虚败、精气不固,妇人血海久冷、白浊白淫,即茯苓四两,用猪苓二钱半同煮二十余沸,晒干不用,猪苓为末,熔黄蜡四两为丸,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忌米醋,忌使性气。
汪憺漪曰:味之淡者莫过于蜡,淡之渗者莫过于茯苓。盖淡者天之阴,天气降则水生,水生则火有制。以猪苓煮茯苓者,欲其渗之速也;以蜡为丸者,欲其降之深也。忌使性子,恐助肝气也。
金锁正元丹治真气不足、四肢倦怠、耳鸣目暗、遗精盗汗、白浊、白淫等证,即肉苁蓉、巴戟炒各一斤,故子、芦巴十两,五倍八两,茯苓六两,朱砂三两,龙骨二两,为末,酒和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盐汤下。
憺漪子曰:苁蓉,男得之而助阳,女得之而孕育。巴戟补髓添精,芦巴治虚冷,故子起阳衰,五倍燥阴湿,茯苓阳中之阴,朱砂镇心之主,寓降火生水之妙,龙骨固脱,故为下元真气不足者所服也。
固精丸,治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小便无度、腰重等症。即牡蛎、桑螵蛸酒炙、龙骨、白石脂、茯苓、五味、丝子饼、韭子炒等分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味、韭、丝子补肾涩精,龙、牡、桑蛸固脱止带,茯苓交通心肾而渗湿也。

灸带脉,与百会,三阴交,极肾俞。
妇人带下,日久不愈。宜灸带脉二穴各七壮,百会穴三壮或肾俞穴三壮,中极穴针八分、灸三壮,三阴交穴针三分、灸三壮。

▶清艾轩中医学堂,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纯正传统中医的研习、传承、应用。
▶清艾轩讲座:每周一、三、四晚八点,yy频道96484009,主讲: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心远、清艾轩中医学堂唐略。
▶近期讲座内容:王心远“国医十三经”系列大型讲座,已经讲到《神农本草经》;唐略《中医女儿科》,详解妇科、儿科的生理、疾病及养生。
▶讲座录音回放(延后上传):荔枝FM79070
▶更多内容和交流,可以的传统中医-唐略 @清艾轩中医学堂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