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冬泳,其实是在发出伏热?

冬泳,其实是在发出伏热?
夏天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说洗凉水澡的害处。
既然夏天都不适合洗凉水澡,那冬天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以前我也是一直反对冬泳。
感觉冬泳就是在扼杀人体的阳气,直到后来看到一些医案,才改变了我的看法。

《南史》中有这么个故事。
《南史》就是南朝史,属于二十四史之一,是正史,不会胡说。
当时有位房伯玉,官很大,任直阁将军,相当于现在中央警卫团的领导。
这么接近高层,也就难免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影响。
当时的上流社会,正被一些“方士”的五石散哄得团团转。
方士,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养生“砖家”。
特点是:不懂医学,就会忽悠。
这个职业历朝历代都有,比真正的医生吃香得多。

五石散,就是当时方士推销的一种养生产品。
它由石钟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这五种石头组成。
除了大热这个药性外,五石散还有一个特性是:贵。
有钱人才吃得起,后来干脆就成了身份的象征。

咱们的这位房将军,不差钱,也就理所当然地吃了很多五石散。
吃着吃着,又得了冷疾,非常怕冷,夏天都要穿着两件衣裳。
这其实就是热郁于里,阳气不得外达所致,并不是真正的寒证。
但因为是吃五石散这些金石之药得的,所以治疗起来还真是不容易。

怎么办呢?
他请来了当时著名医家徐嗣伯。
徐大夫跟我的观点一样,说:“的确是有伏热,要用水来发。你先等着,到了一定的时候,我再来给你治。”
到了农历的十一月,冬至过了,天寒地冻。
徐名医来了,命令两个人把房伯玉架起来,让他坐在石头上,用冷水从头到脚来浇他。
将军刚开始冻得直筛糠,浇了一会儿,身上感觉腾腾热气冒出来,很爽。
再后来,房伯玉说太热了,已经受不了了,想吃冷饮了。
徐嗣伯就给他喝冷水,冷水下肚,出了很多汗,这个病就好了。

无独有偶,华佗也曾经用过类似的方法治过一位女子。
这位女子病了很多年,身上各种毛病,经过各种治疗,就是没有效果。
当时也是也是在农历十一月,那天一大早,寒风刺骨。
华佗老先生穿得厚厚的,亲自督战。
先让女子坐在一个大大的石头水槽里,再让人用凉水从头往下浇,一定要浇满一百遍。
浇到七八遍的时候,女人已经浑身战栗,说要冻死了,浇水的人也害怕了,想跑。
华佗说:“不可以停,继续浇!”
浇到八十多遍的时候,女人身上热气蒸蒸而出,再也不喊冷了。
浇完一百遍后,才让她擦干身子上床,用厚厚的被子盖着,没多久她就汗流浃背了。
女子从此健壮如常,再没犯过什么病。
这就是因为她体内的伏热发出去了。

其实,这两个医案的方法,不就相当于冬泳么?

农历十一月,冬至已过,一阳初生,天地之间已经冷到了极点。
人体的阳气也收敛到了极点,阳入于里,与内热相结合,内热已经达到了极点。
虽然身体有极大的内热,但秋收冬藏,人体把这些能量都紧紧收藏在身体最深处,人反而会非常怕冷。
一旦体表受寒,体内就会分拨出一部分阳气,到体表去抗邪。

好比边关吃紧,朝廷就得派军队过去支援。

现在,寒冬之际,忽然让病人脱光衣服,大盆大瓢在身上浇凉水,这分明不是按套路出牌啊。
身体这时候也很慌,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知道要赶紧派出阳气去抗寒。
于是,体内的阳气迅速达表。
好比边境出现大量的敌人,内地所有军队都出动了。
在阳气迅速达表的过程中,体内潜伏胶结的邪热也被带出来,随着汗散出去了。

以前,冬泳在西方国家比较盛行。

西方人由于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原因,内热比较重。
所以冬泳完以后,出一下汗,把那些伏热散出来,他们会觉得非常的舒服。
后来,中国也有很多人冬泳,而且有人年年冬泳,游完了感觉还挺舒服。
这也是在发出内热,从这个角度讲,冬泳还是有益的。
写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留言问自己适不适合冬泳。
这还真不好说,咱们不能因为一些人冬泳之后身体倍儿棒,就一口咬定冬泳适合所有人,是吧?

文 | 唐略
编辑 | 清艾轩国学堂
工作微信

相关阅读
一趟凉水澡,把他送进了医院

山楂消食又减肥,能天天吃么?

点“”“进入微店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