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你是要自由、礼节与涵养,还是要健全的法制?

你是要自由、礼节与涵养,还是要健全的法制?
“传统中医唐略”订阅号全新改版,分三大模块:养生、育儿、国学,不定期轮番发布。育儿板块,叫《果爸手记》,同步分享自身育儿历程。

但是,现代人说到“礼”,就会想起封建礼教,会想起那些繁文缛节,觉得是约束人的东西。
礼真的能约束人么?当然能!《论语》里常讲“约之以礼”,就明言,要用礼来约束人。
约束人就不好么?未必!
我有位留学生朋友,本来是研究西方哲学的,后来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但他崇尚自由,在谈到孔子所推崇的周礼时,他很不以为然,说这东西约束了人的自由。我问他:“你究竟想怎样自由呢?谁能摆脱一切约束呢?地球的引力把我们束缚在地球上,难道我们也要摆脱这个引力去寻找自由么?”
“这是自然的约束,我们没有办法。”他说。
我又说:“你们国家的法律很健全,这对人不也是约束么?”
“这是社会的约束,我们没有办法。”他说。
我告诉他:我们中国的礼,也是自然的、社会的约束,它把你束缚在正确的轨道上,你偏离了这个轨道,只能吃亏。而顺着这个轨道走,你会走得很轻松,很顺利。你是愿意怎么走呢?
这个轨道,是古人经历了很多成功和失败后摸索总结出来的。有的礼,我们初看来,可能会觉得有些接受不了,但从长远来看,依照这个礼去做,比我行我素,另辟蹊径要有利得多。
中国的法律自古以来就不怎么健全,这是因为有礼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所以,一方面,犯法者少;另一方面,有礼在约束人,就不需要那么多法律去约束人了。

孔子曰:“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凡夫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孔子家语五刑解》)

所谓设防,就是制定法律和刑罚,防止有人干坏事。虽有法律,但贵在无人犯法,不需要用刑。人为什么会干坏事呢?因为穷,为什么会穷了,又是因为不知节制。人穷的时候不知节制自己的行为,就会铤而走险,去偷去抢;人富的时候不知节制,就会奢侈浪费,到头来还是穷,穷了他又会去犯法。如此恶性循环。
所以,需要用礼来节制人们的欲望和行为,这也是修身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经常讲“礼节”,礼,就意味着约束,意味着节制。长期在礼节的约束下,人的内心和行为都有节制,人会变得温婉含蓄,这就叫“涵养”。

===特别提示===

▶好文共享,功德无量。欢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唐略所在机构微信订阅号:颐清健康艺术 (:yiqing-art)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