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祭奠我的祖父祖母
(唐略按:这篇文章写于2009年清明节,九年前了。祖父去世已有十年,今年清明,没能回老家祭奠,特发旧文,慎终追远。)
虽然京城的“倒春寒”仍让人颇有几分寒意,但瓦蓝的天空、树木的鹅黄以及风吹在脸上的那种感觉,都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了。天气预报还说这几天有雨夹雪呢,实际上并没有。我说,现在的天气预报光知道“天气”,而不知道“地气”。他们光会看天上的云气,却不知道,此时地气已经复苏。春天自有一股生发之气,大地苏醒了,温煦的地气在蒸腾。天气和地气在天地间交融变幻,于是有了风,这是浩荡的春风,风生万物,万物在春风中醒来。
但是,祖父不会再醒来了。
去年,当肃杀的秋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干瘦的祖父就病了,起先是在茶馆里打牌的时候忽然不知道怎么出牌,后来就是站不稳,在田间地头干活的时候,总是摔倒。没几天,就躺在了床上,右半身偏瘫。我从北京匆匆赶回家的时候,他神志昏迷,奄奄一息,喉咙里的痰随着呼吸一上一下,哗哗作响。我喊他,他只微微睁一下眼。但这已经让我的父母很开心了,他们对我说:“你一回家他就有精神了。昨天你大伯来的时候,喊他好几声,眼睛根本就没动。”
我在家给祖父喂药,心里阵阵凄惶。秋天来了,天一天比一天冷了,祖父一辈子就是怕冷,到了冬天,就穿得厚厚的,早早起来,把牛从牛栏里牵出来,拴在草堆下面,把牛栏里的牛屎弄出来,搭在土墙上。然后他回到房里,嘴里呵着白气,对我说:“外头不几厚霜啊!”接着,他又去准备火盆烤火。他的那些老毛病,比如头痛啊,也是冬天最厉害。看到祖父黑瘦的病容,大肉已脱,我想,祖父可能到了冬天严寒的时候就要走了。
晚上,我和母亲把祖父换下来的衣物拿到家附近的小溪里去冲洗。秋夜的天空,乌蓝乌蓝的,一轮圆圆的月亮把惨淡的清辉洒下田野、村庄和树林。我们路过祖父的棉田和菜园,棉田里棉花开得正好,菜园里有好几垄茄子和辣椒。这些,祖父在病中还在叨念着呢。去年正月,我对祖父说:“您这么大年纪了,就别再种庄稼了,要钱我给你。”他犹豫了好久说:“再种今年一年吧。”孰料一语成谶。母亲说,祖父的窗台上,放着各种种子,豆种、茄子种、辣椒种、芥菜种、白菜种……他打算来年春天再播种呢。可他并没有来年,冬至的第二天上午,祖父安详地去了。这一年的冬天并不太冷,他走的前一天才突然降温的。
如今春天来了,他窗台上的种子该下种了吧,可又流落何处了?
清明节,是种子发芽的季节。家乡遍地都是刚发的嫩芽啊!散落在路边的桃核发的芽最可爱,矮墩墩的红杆儿,圆圆胖胖的两片叶子,绿得像玉;还有树林边有一种草,一发就是一大丛,长得极快,又嫩又绿。我想回家看看这些给我童年时代带来惊喜和欢乐的嫩芽儿,我想回家给祖父祖母扫墓,我想回家凭吊已经远去了的有祖父和祖母的童年,我想回家看望也到了祖父祖母当年年龄的父母双亲。
花开花落,春去春回,一年一年地轮回,看似简单的无休止的重复,但是,祖父祖母在这轮回中走进了坟茔,父亲母亲在这轮回中失去了青春,我们这些孩子的童年,也在这轮回中越去越远。
家乡的风俗,每隔几年,就要做“大清明”的。所谓做大清明,就是一个家族集体上坟祭祖。从最早迁来此地的祖宗,也就是一世祖,开始祭奠,然后依次上坟祭奠。我们唐家在我们那一带是个比较大的家族,祭祖的队伍浩浩荡荡,敲锣打鼓吹喇叭。队伍里有人抬着整头的猪作为祭品,猪的背上插着麦苗,猪的嘴里衔着鲜花;有人扛着红旗,旗上写着斗大的“唐”字,有的旗上还写着“枫湖堂”,非常壮观。每到一坟前,就把祭品停下来,主祭先生宣读祭文,烧纸、上香,坟前的人,一跪就是一大片;每到一村庄,就有人家备酒备饭,迎接祭祖的队伍。非常隆重。
我记得的做大清明只有一次,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是祖母还在,在厨房做饭,我在旁边玩。她对我说:“上次做大清明,你还很小,是你父亲抱着你去的。”
我说:“我不记得了。”
祖母说:“等下回做大清明的时候,你手里该抱着你的小孩了。而我们就不晓得在哪里了。人啊,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
那时我年幼无知,不知道这话的分量。那时候,总以为祖父祖母会一直在我们的生活里,总以为父亲母亲会一直那样年轻,总以为童年时代过去了还有少年时代,快乐的年华很漫长很漫长。可一转眼间,祖父祖母就离开了。祖母离开的时候,我在淮北,穷愁交加,居然都没能回家送葬,只记得当时冷雨愁惨,我四肢无力,用很小的白纸写了一副挽联,想去找个地方烧了,却一直没敢去烧,放在我床头的包里一直放到大学毕业;祖父去世的时候,是我的事业和生活中稍见转机的时候,全家因为供我读书度过了十几年的贫穷日子,生活刚刚有了一点起色,吃了一辈子苦的祖父没来得及享福就溘然长逝,岂不让人伤悲!
祖父祖母合葬在村子东边的山上,树林旁边。祖父下葬之日,祖母的坟茔已经是有八年之久的旧坟了。八年前,正是家中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不堪回首!如今,两位慈祥的老人在这里,空余一抔黄土。就是祖父祖母长眠的那篇树林边上,每年早春,都会长出一丛一丛的嫩草,嫩绿得让我不敢去碰。又是清明,这些草该长出来了吧。那草丛中藏着我童年时代的惊喜与好奇啊,就让它们,作为清明时节的礼物,陪伴两位老人吧。
清明时节,归心似箭,一直想回家的。但是,昨晚没能买到票,今天又有种种事情让我不能回去,终于决定不回家了。独坐窗前,看着窗外北方春天的黄昏,想起家乡春天田野里的烟火,童年暮色中放学路上的欢快,想起阴阳两隔的亲人……
谨以此文,作为清明节的祭品,祭奠我的祖父祖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