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按自身方式生存6:中医的复兴,即使完全松绑也至少还需20年
中医文化无需刻意建设
问:关于中医文化传播,您在这几年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中也有大量关于中医文化的内容。你有何看法?
唐略:“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文化就像水上的波纹,有风有水,就会有波纹。风,好比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水,好比中医自身的积累。中医文化,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无需推波助澜。
你让不真正懂中医、缺少临床的人去搞中医文化,可能他们搞得四不像,甚至误导大众对中医的认识;你让真正懂中医、有临床经验的人去搞中医文化,又是本末倒置,大材小用。优秀的中医文化,是中医的衍生品,是优秀的中医临床之余产生的一些东西,不要多,但求精。比如一些医林小故事,脍炙人口,长盛不衰,有趣又有内涵,这就是很好的中医文化,非得大部头么?
中国人自古就讲知行合一,“行有余,则以学文”,如果自身都没什么积淀,就去搞文化,那只能是假大空。这样的文化,又会产生新的误导。
问:那中医知识的普及总是应该有的吧?
唐略:应该有。这个工作一直都在有人做,我也做了不少,而且,我做这些没有拿国家一分钱,我是在用自己的真诚做这件事的。像我这样做事的人还有很多,在这一点上,国家不需要花钱的,能省点儿尽量省点儿吧。如果有钱可赚,就有可能有人为钱而来,心思在钱上,就难以做出好东西。这也是中医不景气的一个原因。因为大家都在朝钱看。
一旦人心朝钱看,那情况就不同了。我认识很多中医人,他们都喜欢声称自己有这样的资源,那样的平台,可以为中医做很多事。可你倒是做呀!他做不了,因为没有能力做。这就好比搭了一个很大的戏台,结果发现没人来唱戏。大家都在搭戏台子,没把心思放在练唱戏上。他以为搭戏台子能圈到钱,而唱戏是打工呢。这种心态很不务实。
中医文化,永远不是独立的文化,它植根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复兴,中医文化才能随之复兴。也只有在这种健康的文化环境中,中医才能有真正的生存和发展。
中医的复兴,至少还需20年
问:那您对《中医药法》有何期望呢?
唐略:这次一次松绑,而且还不是完全的松绑。我们要问的是:“当初为什么要绑?”这是有很复杂的外在原因的。
自古就没有《中医药法》一说,现在是法治社会了,我希望,立法是为了对中医药进行保护,让中医中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使其少受不该受到的影响,而不是对其进行限制。
注意,《中医药法》只是征求意见稿出来了而已,要成形、通过、实行、落实,还有千山万水。这个过程中还会有很多争吵,甚至各种力量的角逐。很多不懂装懂的人,别有用心的人,会叫得比谁都凶,严重影响视听。中医现在很弱势,真正懂中医的也少了,一部法律能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还很难说。
拆房子容易,建房子难。最乐观地估计,即使对中医完全松绑,实现中医的复兴仍需要20年时间。
===特别提示===
▶
▶好文共享,功德无量。欢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
▶
▶唐略所在机构微信订阅号:颐清健康艺术 (:yiqing-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