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要穴用法5: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经手背,沿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返回进入耳中(听宫穴)。分支:从面颊部分出,经眼眶下缘,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小肠经病变产生的症状
手太阳小肠经有了异常变动,通常表现为:咽喉痛,颔下肿不能回顾,肩部痛得象牵引,上臂痛得象折断。这些都是小肠经经脉不通引起的。此外,小肠经的病变还能导致小肠方面的疾病,如腹痛、痢疾、消化不良等。
小肠经穴位主治症状
小肠经所属腧穴能主治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
后溪明目利颈椎,伏案工作不可少
后溪穴能通督脉,可防治各种腰椎、颈椎疾病。此外,长期按揉后溪穴还可以明目。以伏案工作为主的人,应经常把手小指根部后溪部位放在桌沿上,轻轻摇动,这样既可以缓解长期用眼给眼睛带来的伤害,又有利于腰椎颈椎,把伏案工作带来的一揽子问题全给解决了。
拨动小海,就是拨动小肠经
小海部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麻穴”,有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会感觉从肘部到小指一阵发麻。这是人体的正常反应,如果不发麻,反倒说明小肠经出现阻滞了。每天有意识地拨动小海穴2-3次,可以激活小肠经的功能,可以治疗小肠经上的各种疼痛、麻木,尤其是对小指麻木,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