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奇恒之腑丨贯穿全身的脉与骨
点 击 上 方 ↑ “ 传统中医唐略 ” 关 注 我 们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不像其他腑那样,有水谷或糟粕穿过;它们也能贮藏精气的性质,但其中的物质还是有很强的流动性的。所以说,它们似腑非腑,似脏非脏,所以,称它们为奇恒之腑。
奇恒,是什么意思呢?
《内经》里有“揆度奇恒”的说法,奇是特殊的意思,恒是通常的意思,就是说,万事万物的变化,有常有变,有规律也有特例,有守规矩的也有不守规矩的,需要我们去揣测,去度量。
五脏六腑,各有功能,各司其职,这个比较恒定;而奇恒之腑呢?既有恒定的功能,也有一些出其不意的东西,其变数要多一些。这是奇恒之腑的另一重含义。
还有一种说法:奇,应该读ji,是奇就不是偶,其他的腑都是有脏与之相配的,但奇恒之腑没有对应的脏。
当然,也有例外,其中的胆,有对应的脏,就是肝。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时常争论不休,我们姑且罗列在这里,不必论其对错,只要对我们理解奇恒之腑有所启发就可以了。
奇恒之腑一共六个,我们这次主要讲脉、骨、髓、脑。其中,脉中是血,骨、髓、脑中藏精,共三篇文章(脉骨一篇,髓、脑各一篇),通过这系列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精血在人体中的运作。
贯于全身
脉
▼
脉,就是血管,血液在其中奔流。
血液为什么能够流动呢?因为有气的推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血的统帅,血是气的依附。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气、血、营、卫都是围绕脉而言。脉分布在全身,而心主血脉。
心脏搏动,通过血脉,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血脉也跟着搏动,在一些特定的部位,搏动尤其明显,如人迎、气口、太溪。
人迎在脖子上,气口在手腕上,太溪在脚踝区。这三个位置都可以被中医拿来作为切脉使用。最方便的地方是气口,所以,现在的中医一般在这个位置把脉。脉贯于全身,从这个位置,可以探知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
血脉是有柔韧性的,我们可以将其看做塑料水管。新水管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用的久了,就可能会老化,里面还可能产生水垢。
人体血管也是如此,所以老人经常会出现血管方面的问题,要么是血管老化,要么是产生瘀积。于是,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就来了。而柔化血管,通常需要活血化瘀,所以如果老人有瘀血的话,适当吃点三七粉挺好的。
藏精通肾
骨
▼
骨就是骨头,骨头有什么用呢?
我们不妨先想一想,如果人没有骨头,会是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恐怕就成一团混沌不清的肉皮了。
骨骼在人体的深处,它首先支撑起我们的身体,因为它是坚硬的。但我们并不能因为它是硬邦邦的就认为它是无机物,跟陶瓷、石头没有区别,其实它也是鲜活的,是机体的一部分。
肾主骨,肾又藏精,而且是先天之精。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先天之精,藏在哪里呢?
很大一部分就藏在骨骼里。
小孩先天精气充足,所以,他们骨骼柔韧,有的甚至类似于软骨,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发之气,能继续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就没那么柔了,渐渐的没那么韧,到了老来,甚至骨质也会疏松。
因此,小孩不怕摔,老人呢?可能一摔就骨折了。因为骨头里的先天精气已经几乎消耗殆尽了。
医学上通过测骨龄来鉴定一个人的生物年龄。生物年龄跟日历年龄还是有差异的,比如,一个人80岁了,骨骼还像40岁的人那样坚韧,不容易摔断,那说明这个人的精气还足,可能会长寿的。
如果一个人才八岁,骨骼就像十八岁的人那样,这就可能以后长高的余地不多。
当然,这里只是举一些极端的例子,通常情况下,骨龄跟实际年龄还是比较吻合的。因此,考古学家经常通过对骨骼的测定,来鉴定墓穴中古人去世时的年龄。
,欢迎关注,下期继续探秘奇恒之腑之髓,脑。
文 | 唐略
唐略微信
相关阅读
肾:先天之本如何保养吃多了食积,到底该用大山楂丸还是保和丸?天呐,又到了樱桃吃出毛病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