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组方应用原则
点击箭头处“”,哦!!
《黄帝内经》
五运六气理论
组方原则
1
君臣佐使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张介宾释曰:“主病者,对证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两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者谓之臣,味数稍多而分两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两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类经论治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成为中医方剂学的制方法则。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出现君臣佐使,其本意是运气方的组方指导原则,历代医家用于指导方剂组方,并赋予普遍的指导意义。
2
适大小为制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制方原则,要根据所治疾病,合理调配方剂的大小。
3
奇偶之制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奇偶之组方原则在当今已不被刻意重视。
4
性味法则
《黄帝内经》运气组方完全遵循性味法则:即根据药食之五味及属性,依据天地运气的异常变化,确定组方原则,体现了天地相通的道理。如“阳明司天之政……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了司天、在泉、六气胜复、客主胜复等运气治法。如:“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运气方药组方法则性味昭然。
《黄帝内经》
运气方应用原则
1
调气以平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五味阴阳之用何如?……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又云:“调气之方,必别阴阳。”通过药食五味的阴阳属性,针对疾病对人体气机的影响,调气机,达到人体阴阳之气之动态平衡。
2
求其属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又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说明用方的原则要根据发病特点,寻找病机属性,具体治法有正治、反治等。
3
缓急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在上,以气味薄的缓方治之;病在下,以气味厚的急方治之。”
4
奇偶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又曰:“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小则二之。”
奇属阳,偶属阴。在表在上在阳的疾病,制以奇方;在里在下在阴的疾病,制以偶方;发汗不用奇方,攻下不用偶方。刘完素曰:“奇偶四制,何以明之?假令小承气调胃承气,为奇之小方也,大承气、抵当汤为奇之大方也,所谓因其攻下而为之用者如此;桂枝、麻黄为偶之小方,葛根、青龙为偶之大方,所谓因其发而用之者如此。”
5
重方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对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症患者,采用奇偶并用的重方治疗。
6
内外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病发于内,先用方治内病;病发于外,先治外病;病发于内而盛于外,先治内,后治外;病发于外而盛于内,先治外,后治内。内外之分,则针对发病而论。
7
灵活应用,不可拘泥
在运气理论指导下组方用药非常重要,《素问六节脏象论》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刘完素曰:“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明代李梴引张子和云:“不通五运六气,检尽方书何济。”
运气的变化对人体发病有重要的影响,
但疾病的发生不能唯运气而论,
疾病与社会、心理、体质、饮食、生活环境、意外等各种因素相关,
以机体的阴阳气血气机变化为表现,象见于外。
我们要科学辩证地运用运气方,
《黄帝内经》七篇大论给出了明确答案,
历代医家已经做出垂范。
我们目前治病要辨证论治,
针对疾病、病证、病机、病性、病位、病势、病因等,
结合体质、运气等因素,
辨气血阴阳之失调,虚实之所起,气机之逆乱,
灵活准确选方用药,
我们的临床效果才会更好。
【本文选自《邹勇天地人病时系统辩证》,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邹勇。编辑整理。】
注:因出版社盘库,发货时间预计在5月20日左右。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