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金匮》论中风的中西医解读(一)

《金匮》论中风的中西医解读(一)

点击箭头处“”,哦!!

01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串讲】

风邪致病,出现半身运动障碍或者只有上肢运动障碍,这就是“痹”,“痹”即痹阻,也就是血脉不通的意思。脉弱且数,是感受风邪所致。

对于此条原文的断句,存在不同的认识,从而影响到对原文的理解。有的断句如下:“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这种句读所表达意思是,半身不遂的是“中风”,而只是上肢运动障碍的则是“痹”。我并不认可这种断句及理解。我们现在常说的中风也有表现为单纯上肢活动不利的,这个难以作为中风与痹证的鉴别点。

此篇所讲的内容都属于中风,而不应将此篇提到的中风等同于脑出血、脑梗死。

【要点延伸】

1.“风之为病”的启示:风邪致病,并不是外风即自然界的风单独致病,首先应是存在内风,即人体内在出现问题,外风才能与内风相应,共同导致疾病。体内处于风动的状态,再加上外来邪气的侵入,这时候就容易“中风”。

2.“半身不遂”在临床中最多见于脑梗死、脑出血、脑部占位、脑部局限性感染、脑部神经细胞变性等疾病。临床见到半身不遂时,要考虑到存在这么多的可能性。

3.“但臂不遂”在临床中最多见于脑梗死、脑出血、脑部占位、脑部局限性感染、脑部神经细胞变性、外周神经损伤等疾病。但不包括局部肌肉软组织问题如肩周炎等。如果是中风后肢体活动障碍,日久形成关节僵硬、组织粘连,也可以合并局部关节肌肉的疼痛。而“但臂不遂”所描述的不是肩周炎,有关肩周炎的描述可以参考历节病。

4.“脉微而数”的意义很大,其原因极有可能是脉压差小,脉压差越小,脉摸上去越弱;脉压差越大,脉就越弦滑有力。

我刚工作时在急诊曾遇到一个妊娠子痫患者,陪同的医生说该患者平时脉弱,血压一定不高,而当时一测血压,发现高压达到200mmHg,但患者的脉也还是弱的。给患者用上降压药以后,其脉象还是偏弱。因此我就琢磨血压高而脉弱无力的原因,后来我明白了,高血压伴见脉弱的原因,除了常见的血管堵塞以外,极有可能是脉压差小。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在摸脉时体会到的力量就是脉压差,脉压差越大,脉象越有力。比如,160/140mmHg的血压与100/80mmHg的血压所呈现出的脉的力量是一样的,因为脉压差相同,都是20mmHg。所以,有一类低血压患者的脉象很弱,是其整体的血压偏低,同时脉压差又小。而另一类的低血压患者脉象有力,这是整体血压低,但是脉压差挺大,比如80/50mmHg,这时候摸到的脉要比100/80mmHg的脉更有力,因为脉压差大。

在脉压差小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机体供血,心率就会偏快,常表现为脉数。这就是“脉微而数”的原理。这种情况容易导致脑梗死,引起半身不遂。这就是不能将动脉硬化老年患者的血压降得过低的原因所在。
张仲景所讲的“中风”不等同于西医学中的某一个疾病。见到“半身不遂”“但臂不遂”,要想到存在多种可能性。而如果又伴见“脉微而数”,那是脑梗死的可能性就很大。

02

【原文】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串讲】

本段虽然提到“邪气中经”,但并未提及半身不遂,显然本篇讲的中风不等同于半身不遂的中风。

脉迟缓,迟脉提示寒,缓脉提示虚,“缓”又有“荣缓”和“卫缓”之分,“荣缓”即营气不足,张仲景认为这是亡血导致的;“卫缓”即卫气不足,卫外功能差,所以会受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中络病位较浅,中经就更加深入,此时容易出现身痒、瘾疹,瘾疹就是风团,也就是荨麻疹。如果心气虚,风邪侵入后,还可以引起胸闷、短气,这是邪气更加深入了,已经侵犯到心。

本条提示我们,风邪可以伤及人体不同部位。中风病篇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半身不遂,这一条原文就与半身不遂之中风无关。后文要讲到的历节病也是可以出现在全身的不同部位。

【要点延伸】

1.“荣缓”的启示:营养物质不足。

2.“卫缓则为中风”的启示:神经功能衰弱是感受风邪的基础。我之前专门讲过,通过对《黄帝内经》的考证,并与西医学知识相联系,“卫”就是神经。“卫缓”就是神经功能衰退。

3.“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的启示:经脉即为动脉。与络脉相比,经脉的走行更深,且《黄帝内经》中说“十二经皆有动脉”,可以搏动的脉,在人体内就是动脉,静脉是不动。当风邪影响到血液,影响到源于造血干细胞、定居在血管组织周围的肥大细胞,肥大细胞释放出的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可在组织内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导致风团。

4.“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的启示:结合“寸口脉迟而缓”来看,这里的胸满短气是“心动过缓”所致。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患者胸闷憋气,夜间加重。就有一种可能是心动过缓所致,在夜间心率慢更甚,从而导致胸闷气短在夜间加重。当然,临床也常见心动过速导致的胸满短气,但脉不会是迟缓的。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金匮要略》临证解读》,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贾海忠。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