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伤寒论》临证启悟(四)

《伤寒论》临证启悟(四)

点击箭头处“”,哦!!

《伤寒论》临证启悟(四)

01

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瘀血不寐案

孙某,女,35岁,2012年7月初诊,因失眠数年,加重1年前来就诊。

就诊时一脸愁容,患者因婚后多年不孕,曾在上海某医院治疗,行试管婴儿术失败,后渐渐开始夜不能寐,近1年来症状加重,自诉整夜不睡,脾气暴躁,几欲发狂。

诊见舌红瘦,可见瘀点,苔薄,脉弦细,左尺郁而略数,予以桃核承气汤:

桂枝6g,桃仁10g,生大黄6g(后下),炙甘草5g,玄明粉6g(冲服),酸枣仁15g,夜交藤30g,丝瓜络10g。

5剂,水煎服。

第三天电告,诉药后腹泻数次,色黑,竟一夜睡了5个多小时,甚为欢喜。

二诊:因近期又将赴上海行试管婴儿术,心中忧虑,后几夜稍能入睡,但仅能睡三四个小时,醒后无法再次入睡。舌红瘦、苔薄,脉弦细,左尺郁数稍减,久病正虚之人,攻破之药,不宜久用,改养血化瘀之法:

酸枣仁30g,夜交藤30g,桑寄生15g,黑豆衣12g,土鳖虫3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制大黄3g(后下),生地黄12g。

7剂,水煎服。

三诊:药后夜寐改善,一夜能睡5个小时左右,醒后精神较前好转,情绪较易平复,舌红苔薄,脉弦细,左尺郁数已经不显。

再予前方去大黄,加桑椹12g。

后因患者前去行试管婴儿术,停服中药。

按 语

患者形瘦体弱,因不孕而致心理负担,多次行妇科检查、手术,舌见瘀点,为正虚而瘀之象,常规治法应用血府逐瘀汤,见左尺郁数之脉,再思及其多次行妇科检查、手术,病应在下焦。

仲景言:“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瘀热结于下焦,桃核承气汤正合其证,遂予以桃核承气汤。

药后瘀血果下,下焦瘀血稍减,经脉略通,相火稍能复位于肾府,夜稍能安卧,这于病情而言,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然正虚久瘀,攻破之药不能久用,二诊即改养血化瘀之法,血得养,瘀方去。

02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心阳虚哮喘案

吴某,女,43岁,2017年2月初诊,素有哮喘,发作时用气道解痉剂,平素亦在中医科调养,症状控制尚可。近1年来常觉形寒畏冷,甚则心悸时作,夜卧需盖紧肩背,受凉则喘咳立作,要求中药调理,诊见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左寸虚浮而大,观其原先用方,多有麻黄、细辛等发散之药,予以桂枝甘草汤加味温补心阳:

桂枝10g,炙甘草6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杏仁10g,厚朴12g。

7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诉畏寒好转,近1周咳喘未作,心悸减轻。前方减杏仁、厚朴再服。

按 语

麻黄、细辛系临床治疗咳嗽常用之药,然对于慢性哮喘患者,发作即用,用之症缓,下次复作,再用发散,久则正气易虚,再用则觉乏效,甚至出现气短不接之象,是正气耗散之故。

见之小儿,常有眼圈发黑、山根发青之证,此例患者,诊脉时觉左寸明显异于余脉,显然是心阳受损之象,仲景“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之语,有如情景再现。

《长沙药解》谓:“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仲景以桂枝加桂平冲降逆。《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左寸脉虚大,正是肝血虚寒不能涵养心气之证,遂用桂枝甘草汤温养固正,加龙牡以固上脱之阳。

往期回顾

《伤寒论》临证启悟(一)

《伤寒论》临证启悟(二)

《伤寒论》临证启悟(三)

END

【本文选自《中医临证读书笔记》,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王斌。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