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非专业组】罗颖菲——中医,伴我前行

【非专业组】罗颖菲——中医,伴我前行
罗颖菲——中医,伴我前行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四个过程,而对于疾病的理解,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心存畏惧和厌恶的。生病了,想吃的吃不下,平常爱玩的也没了兴趣,再大的欲望没了身体的支撑也失去了原动力,就像出了故障的车,再怎么心系远方也不得不停在路边好等待修理。偏偏这是个快节奏的时代,什么都讲究效率,你停下来,就意味着被别人抛在了后面,生病不光是身体受苦,精神上还有了忧虑。

小时候经常听说现代医学进步神速,又研发了什么新药,又有什么手术成功了,人类又攻克了哪一种疾病,心里都是非常高兴的,总盼望着医学能进步到有一天开发出万能药可医百病,那样我们就再也不用害怕生病了,也不会再有那么多人因为疾病而离开人世。

而近十年,各种疾病反而越来越近地走到了人们的身边,癌症似乎也不再那么少见。虽然现代医学已经能够治愈一部分的癌症,但是昂贵的费用和手术化疗所带来的身心痛苦却避免不了。这不仅让我开始疑惑,现代医学到底是帮助了痛苦的人们,还是纵容了人们无止境的欲望。因为感冒了可以吃感冒药,就肆无忌惮地吹空调、吃冷饮,胃痛了可以吃胃药,就敞开肚皮暴饮暴食,我们把身体整个交给了医生,当吃药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指望手术,可是当手术也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又该把身体交给谁。

在我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一场小病让我初次结识了中医。

初夏的一个晚上,我吃了晚饭便去洗澡,半路没了热水,只好洗了半个冷水澡。晚上睡觉就被胃疼给疼醒了,还上吐下泻,我明白是着凉了,吃了点药又继续昏昏沉沉睡去了,到了早上随便吃了点稀饭,虽然稀饭是热的,但吃到胃里却一点热乎的感觉都没有,还一直想吐清水,熬着去上了半天班,实在是难受便请假回了家。

我妈身体一直不太好,喜欢看点养生书籍自学了点中医,看我脸色很差,问了缘由就拿了把刮痧板开始给我刮手背,我疼得直抽手,喊着我胃不舒服又不是手不舒服,你刮我手干吗,她扯着不放手,说刮完你就知道了,刮着刮着手背上就起了一个好大的青包,但当时胃就不怎么疼了,我妈又给我端了一碗姜汤水,让我趁热喝下去,刚刚一喝下去,立马就跑到厕所吐了,奇怪的是吐出来的稀饭竟然是凉的,而且一吐完胃里才总算有了温度,整个人也热乎了起来,不舒服的感觉也一扫而光,刮手背竟然能治胃疼,这让我对中医的神奇之处起了很大的好奇心。

这之后,我对中医慢郎中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也开始重新发现我们老祖宗给予我们的财富。我看的第一本有关中医的书是中里巴人老师的《求医不如求己》,他告诉我对待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疾病就是孩子的恶作剧,它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但我们往往敌视和恐惧这种能量,不惜耗费更多的能量来清除它。

中里巴人老师的话让我豁然开朗,为什么人虽然会得病,但是却不尽相同,为什么这次病好了,下次还会复发,甚至变得更严重,一种水养一种鱼,思想是水、疾病是鱼,如果水质不改变,思想不改变,那么不管怎么杀死鱼,它有适合生存的水源,依然会不断地繁殖起来。而中医和西医的本质区别就是,西医杀鱼很厉害,而中医力求从根源上着手,断了疾病生存的水源。

了解了中医的本质,就能理解它那些看起来似乎很神秘的东西,其实都是有根据和原理的。思想为什么能对身体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我在唐云老师《走近中医》这本书里得到了一些解答,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突然中五百万的人为什么会心脏病发,为什么有人生气面红耳赤,严重的甚至会吐血,林黛玉为什么爱哭,思虑多的人为什么食欲不好,过于害怕的人为什么会尿裤子,书中都给出了答案。

了解了情绪致病的原理,反过来情志之间的相胜关系也能治病,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恐可以治喜,怒可以治思,思可以治恐。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这里恰好也用到了恐治喜这个原理,范进一直考不中,突然中举欢喜过头,痰迷心窍昏倒在地,救醒后又发起了疯,多亏有人找来他一直害怕的老丈人,狠狠打了他一个嘴巴,才清醒过来。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事,就看有心的人怎么去学以致用了。

中医不是简单的打靶子,它的治疗过程更像是在一团乱麻中寻找解开它们的绳头,把所有的经络理顺,让每个脏器回归正常的工作,从内部达到和谐,而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单一击破。比方说,胃疼的人可以按按脚上的足三里和内庭穴,便秘的人可以多按按手上的合谷,咽喉痛可以按手上的大鱼际或少商点刺放血,因为中医并不把人的身体拆分成各个零件来分析,而是一个整体,就像不同的道路会汇聚到一个站点,所以看似不相关的南辕北辙也就有了联系。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白天黑夜轮着转,不能说光有白天或只有黑夜,人体也和星辰宇宙一样有它的规律和平衡,因为现代生活的不规律和不节制,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中医不局限于某种病的病名,而是顺藤摸瓜,找到症结所在。

我一直都有过敏性鼻炎,特别是出入有空调的地方,室内外温差过大,就会打喷嚏、流清涕,特别是到了夏天,这种症状就会更加明显,这要是按西医的说法,我得去做手术,让鼻子变得不那么过敏,可我不觉得是鼻子的错,敏感说明鼻子很尽责,它在认真地和我倾诉它的感受,而至于它所倾诉的感受是什么,一直到我接触中医后才明白过来。

小的时候我总是不爱带伞,一年四季不知道淋了多少雨,还总是不及时换衣服,以致身体积了很深的寒湿之气,为了排寒,鼻子成了替罪羊,而且必须要阳气足够的时候身体才能驱赶寒气,所以夏天反而发作的多,身体热乎的时候喷嚏打得更多,我的寒湿体质还导致了阳气不足手脚冰冷,脾胃虚弱,痛经等毛病,如果光看病名,这些病都是毫无关系的,但它们的症结都是以往寒湿太甚,阴阳不平衡造成的,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做到药到病除,而且除的还不仅仅是一种病了。

对于中医,我的感受太多太多,虽然我了解的才只是它的一片衣角,但已获益良多,它就好似一个耐看的淑女,看的越多就对它越有兴趣,它也好似一个巨人,我在它脚下非常渺小,但它却愿意让我站在它的肩膀,让我能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感受以我原本的高度所不能感受到的天空。

在我们不缺一日三餐,娱乐生活也丰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依然会感到无聊、空虚,不知道自己究竟缺少什么,想要什么,疾病让我们能够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多倾听身体的语言,不要一生病就立马不管缘由地让它闭嘴,有些问题当时看起来被掩饰了,但却可能成为了隐患。不管时代再怎么变,人们期望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西医也好,中医也好,最重要的是让人们成为自己的主人,不把健康两手一摊地交付给别人,医病不医命,谁也不能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保驾护航,好在能为我指明道路伴我前行的,还有中医。
【“我的中医药故事”有奖征文活动非专业组复赛作品。作者:罗颖菲。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