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扁鹊救治虢国太子尸蹶,“尸蹶”等古代病名何解?

扁鹊救治虢国太子尸蹶,“尸蹶”等古代病名何解?

点击箭头处“”,哦!!

扁鹊救治虢国太子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扁鹊为说服中庶子去救治虢国太子尸蹶,阐述了自己的医学理论:“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了解到疾病的症状(阳,表面的现象),即可推论出疾病的病机(阴,里面的本质);了解到疾病的病机(阴,里面的本质),即可推论出疾病的症状(阳,表面的现象)。而对于那些具有明显、典型、特异性证候的患者,纵然相距千里,亦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决断。

能让扁鹊先生如此自信的秘诀就是表里观。病分表里,治法迥异,表轻里重,里深易死,明此诀要,可断生死。

由于虢国太子尸蹶病是邪气积蓄于上焦脑窍,表位不得泄越,故用解表法之汤熨针石方式开窍醒神,这与仲景用还魂汤及续命汤类方(包含还魂汤方眼)解表开窍醒神治卒死、客忤死、中恶、鬼击(尸蹶病在汉晋时期的称谓)的理法如出一辙。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正因为扁鹊医学理论体系病分表里,治法各异,才使其效卓著,时人甚至有“起死回生”之赞誉。

古病名解析

卒死:卒同猝,卒者,仓促、急促、突然;死,在这里指失去活力的假死状态,而不是真正的死亡,即如扁鹊所治虢太子的尸蹶之类。

客忤死:“客者,寄也”(《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外来之气入中的意思;忤,逆也,上冲、上逆也,忤逆,以下犯上也。即外来之邪气导致人体的气机上逆上冲引起的一组特有症候群。

客忤:葛洪《肘后备急方》云:“客忤者,中恶之类也,多于道门门外得之,令人心腹绞痛胀满,气冲心胸,不即治,亦杀人。”并在下文亦记载:“又张仲景诸要方:麻黄四两,杏仁七十枚,甘草一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令咽之。通治诸感忤。”感者,感触、触冒也,即触冒客忤也;道门,泛指道观、寺庙、祠堂等地,这类场所的共同特点是多位于山野僻地,林森草湿,空旷寂寥,阴寒气瘴,所以更容易使易感之人感触外邪或心旌神摇而发生客忤中恶。客忤死,亦即是因为客忤中恶引起的卒死(假死)状态,所以也叫卒忤。

鬼击:《肘后备急方》云:“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如人力刾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渐者,慢也;刾,刺的古体字。言鬼击这种病,不是慢慢得的,都是急促发生的。发作时就像被人用力刺中一样,胸胁、腹部剧烈疼痛,不敢触碰。甚至衄血、吐血、下血。这种病又叫鬼排。排,“挤也”(《说文》),“推也”(《广雅》),就像被鬼魅挤压打击了似的。因为是急促发生的实证而不是慢性虚损性疾病,所以可以用麻黄去攻逐恶血以治血证(兼虚证参见麻黄升麻汤法)。

飞尸:五尸之一。《肘后备急方》:“五尸者,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注也,今所载方兼治之,其状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磥块涌起,或挛引腰脊。”又曰:“虽有五尸之名,其例皆相似,而有小异者。飞尸者,游走皮肤,洞穿藏腑,每发刺痛,变作无常也;遁尸者,附骨入肉,攻凿血脉,每发不可得近,见尸丧、闻哀哭便作也;风尸者,淫跃四肢,不知痛之所在,每发昏恍,得风雪便作也;沉尸者,缠结藏腑,冲心胁,每发绞切,遇寒冷便作也;尸注者,举身沉重,精神错杂,常觉惛废,每节气改变,辄致大恶。”可见飞尸是代表五尸病状特点的一种称谓,这种病与客忤、鬼击相类。

如上所述,分类虽繁,令人眩目,实质则一,关乎命魂。

客忤、感忤、中恶、鬼击、飞尸皆是一组病状相同的急性疾病的细分称谓,这类疾病发作则胸胁心腹胀痛绞痛,气冲心胸两胁或引腰脊如被鬼魅或人力刺中一般,可以伴有吐血、衄血、下血,或神志不清、失去知觉,情绪波动、节气变换、气候寒冷或遇风雪可以诱发,重则发生卒死(即客忤死),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有生命危险。

西医学的脑卒中及猝死患者急性发病时多会出现以上症状,并且常伴有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与古人的记述极其吻合。而这类疾病,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名“尸蹶”。

扁鹊的疗法为何能够起死回生、续命还魂?因其与还魂汤、续命汤法度相通:

厉针外三阳五会——开表束闭塞,逐瘀滞恶血,醒脑开窍复神(还魂汤功效);砥石和煮熨胁下——发痰湿水困(还魂汤功效)。

这类疾病,春秋战国时期名为尸蹶,汉晋隋唐时代名为客忤、感忤、中恶、鬼击、飞尸,西医学名为脑卒中、猝死(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岀血、脑梗死等)。

由于起病急骤(得之无渐),病势多偏阳偏实,所以只要病机符合,经方学派即以还魂汤类方来治疗。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THE
END

【本文选自《经方探源——经典经方医学概述》,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许家栋。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