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鼻流清涕多年,如何清内湿治疗?

鼻流清涕多年,如何清内湿治疗?
点击箭头处“”,哦!!

鼻 渊 验 案

蔺某,女,51岁,2019年3月20日初诊。

主诉:鼻流清涕6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患者鼻涕清稀如水,咳少量清稀痰,不欲饮水,喜冷食。餐后易腹胀,食多则鼻涕增多,睡眠差,口苦,时有耳鸣耳痒,大便1~2日1次,黏滞不畅,食凉后则大便溏稀,小便黄,白天尿频,每日10余次。白带量多,伴阴痒。舌苔薄根厚,脉弦滑。

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内蕴。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化湿。

处方:

醋柴胡10g,杏仁10g,桑白皮10g,生石膏(先煎)30g,苦参6g,生百部10g,土茯苓30g,焦槟榔15g,白芍30g,龙胆草5g,覆盆子20g,泽兰30g,辛夷10g,苍耳子15g。
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诸症减轻,睡眠良好,口苦、耳鸣耳痒、阴痒均缓解。大便正常,每日1次,仍有尿频,白带减少。舌苔薄白,脉弦滑。

处方:

醋柴胡10g,杏仁10g,桑白皮10g,土茯苓30g,焦槟榔15g,覆盆子20g,泽兰30g,辛夷10g,苍耳子15g,生苡仁30g,白术10g,炙甘草6g,泽泻30g。

14剂,水煎服,日1剂。

按 语

患者以鼻流清涕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学鼻渊范畴。

《景岳全书•鼻证》曰:“此证多因酒醴肥甘,或久用热物,或火由寒郁,以致湿热上熏,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说明体内湿热蕴结,上蒸鼻窍可导致鼻渊。

该患者餐后易腹胀,为脾气亏虚,运化失常的表现;脾运失常,湿浊内蕴,则大便黏滞不畅,食凉后大便溏稀;湿邪上犯鼻窍,表现为食多则鼻涕增多;湿邪犯肺,肺气不利,则咳痰清稀;口苦、睡眠差、耳鸣耳痒,为湿邪郁久化热而致湿热蕴结肝胆的表现;湿热蕴于下焦膀胱,则尿黄,尿频;白带量多,伴阴痒,是湿热下注之症;舌苔根厚,脉弦滑,为湿热之象。

综合诸症,辨证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治宜疏肝健脾,清热化湿。

方中醋柴胡疏肝理气,杏仁、生石膏、土茯苓清利湿热,桑白皮、苦参、百部清肺燥湿止痒,龙胆草清肝胆湿热,白芍与柴胡相配,清肝柔肝,焦槟榔通行中焦之气机,覆盆子缩尿,泽兰利水除湿,辛夷、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苍耳子有小毒,常用量3~9g,王老经验用药剂量可用至15g,患者无不适症状。复诊诸症减轻,故去石膏、苦参、百部、白芍、龙胆草,加生苡仁、白术、炙甘草以增强健脾化湿之效,泽泻清利下焦湿热。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本文选自《内湿证治辑要》,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王文友。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