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用这2方清内湿治疗!
点击箭头处“”,哦!!
便 秘 验 案
01
张某,女,49岁, 2016年4月8日初诊。
主诉:排便不畅 1 年。
现病史:近1年大便不畅,1~2日一行,先干后溏,质黏不成形,小便黄,伴餐后腹胀,呃逆,口苦口干。月经尚调,带下稍黄。苔薄黄,舌下脉络纡曲,脉弦滑。
辨证:肝郁脾虚,湿热中阻。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利湿。
处方:
柴胡20g 法半夏10g 姜厚朴10g 杏仁10g 生白术50g 金钱草50g 土茯苓30g 生苡仁30g 麦冬20g 滑石先煎30g 生地黄30g 瓜蒌30g 生大黄5g
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腹胀、呃逆减轻,大便每日一行,质黏不成形,口苦口干减轻,舌脉同前,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4 剂。
三诊:大便1~2日一行,多数成形,余症渐消。舌苔薄黄,脉弦。
处方:
柴胡10g 法半夏10g 姜厚朴10g 杏仁10g 生白术50g 金钱草50g 土茯苓30g 生苡仁30g 滑石先煎20g 生地黄30g 麦冬20g 桃仁10g
14剂,水煎服,日1剂。
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饮食、二便正常,未诉不适。
按 语
患者平素多思忧虑,情志不舒,致肝失疏泄,木郁克土,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流注下焦,故见大便不畅,带下色黄;肝气郁滞,横逆犯胃,故见腹胀呃逆;热盛伤津,胆火上攻,故见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舌下脉络纡曲,脉弦滑,属湿热阻滞,气血不畅。
首诊处方以大剂量柴胡疏肝解郁;法半夏、厚朴燥湿行气,降逆和胃;杏仁、生苡仁宣上、畅下,疏利三焦;金钱草、滑石、土茯苓清热利湿,清肝利胆;麦冬、生地黄养阴生津;生白术、瓜蒌、生大黄健脾通腑。
二诊效不更方,三诊大便已调,诸症渐消,湿热大减,故去瓜蒌、生大黄,减少柴胡用量,加桃仁润肠活血通便以善后。
02
张某,男,61岁,2013年9月24日初诊。
主诉:便秘2个月。
现病史:患者近两个月来大便干结,每3~4日一行,饮酒时便秘加重,无腹痛腹胀。白天口涎多,夜间口黏,夜寐尚安,口不甚渴,思冷饮,时感膝软,小便色黄,夜尿1次。苔薄黄边腻,脉弦滑稍数。
辨证:湿热蕴结,传导不利。
治法:清热利湿,消积导滞。
处方:
柴胡20g 杏仁10g 生苡仁30g 白蔻10g 法半夏10g 厚朴10g 滑石20g 竹叶6g 通草6g 金钱草50g 焦山楂30g 焦槟榔15g
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大便仍干结,日行2次,小便色黄,牙龈肿。苔薄黄,脉弦滑。
处方:
柴胡20g 杏仁10g 生苡仁30g 白蔻10g 法半夏10g 厚朴10g 滑石20g 竹叶6g 通草6g 金钱草50g 焦山楂30g 焦槟榔15g 龙胆草5g
14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大便干好转,日一行,小便量增,纳可,眠佳,多梦,时感膝软,左重于右。苔薄白,脉弦滑。
处方:
柴胡20g 杏仁10g 生苡仁30g 白蔻10g 法半夏10g 厚朴10g 滑石20g 竹叶6g 通草6g 金钱草50g 焦山楂30g 莱菔子15g 龙胆草5g
14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患者大便已调,日行1次,仍感膝软,余无不适,继予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按 语
患者为老年男性,年逾六旬,脾肾渐衰,健运失常,饮食不节,内生湿热,耗伤津液,肠道失润,阻滞气机,升降失常,故见便秘溲黄,时思冷饮;酒性属热,饮后助邪,故便秘更甚;湿热蕴脾,运化失常,津液失布,故见白天涎多,夜间口黏;肾精亏损,骨髓不充,故见双膝酸软;苔薄黄边腻,脉弦滑稍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综观舌脉诸症,辨证属湿热蕴结。治疗以清热利湿、消积导滞为法,方选柴胡三仁汤加味。
以柴胡调畅气机,解郁清热;杏仁、白蔻、生苡仁宣上、畅中、渗下,开通三焦;法半夏、厚朴辛开苦降,行气燥湿;滑石、通草、竹叶清热利湿,使邪有出路;加金钱草以增强清利湿热之力;以焦山楂、焦槟榔消食导滞。经治疗后患者便次增多,苔腻好转,但见牙龈肿,故再加龙胆草以清热燥湿。药后大便已调,遂改以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治疗膝软。
此例辨证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蕴结为标,故须祛湿清热、消除积滞,使运化恢复,气机畅通,大便自下。若过用苦寒攻下,则反而重伤脾气,病必不除。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本文选自《内湿证治辑要》,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王文友。编辑整理。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查看本书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我为您点亮健康,您为我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