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郭子光奇疑难证辨治100例
郭子光教授工作照
前 言
郭子光,字茂南,1932年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郭氏中医世家,中学肄业后师从同族名医廖济安习医3年。1952年即悬壶乡里,声名渐起,后出任荣昌县城关医院主任。1952年在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专修班进修1年,1956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首届国医大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5年5月因病去世,享年83岁。
郭老从事《伤寒论》、中医内科学、养生康复学和各家学说教学、科研与临床60余年,成果丰硕。在《伤寒论》的研究方面,率先提出用“病理反应层次”学说解释六经方论,被认为是伤寒新说,并将创立“六经辨证新体系”作为发展伤寒学说的远景目标,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赞誉,200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郭老是“现代中医康复学”研究的发起人和奠基者,早年提出创立“现代中医康复学”的框架构想,后主编《中医康复学》,2008年获四川省康复医学会颁发“学科发展杰出贡献奖”,为推动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临床主张“病证结合”,提出的临证“两原则”“三结合”“八步骤”“攻邪已病”“杂合以治”等思想,对中医奇疑难证的治疗具有纲领性的意义,遵之常获显效。
郭老已离开我们近两年,其“中医临证,如履薄冰,弟子谨记”的告诫常挂在我们心头;郭老得知自己罹患疾病后那句“我剩下的时间,还能为中医药事业做些什么”,至今想起仍不觉潸然泪下,砥砺着我们前行!笔者随诊期间,郭老将多年来亲笔整理的疑难杂症病案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后辈不才,虽努力精进,但总觉距离老师期望甚远,唯愿能通过此书的整理将郭老辨治奇疑难证的学术思展现一二。付梓之际,郭老临证谆谆之语犹在耳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记附于此,缅怀郭老。
编者
2017年5月
内容提要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临证60余年,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特别是临证后期,思想更加醇润,技法更加娴熟,针对临床中一些西医认识不清或治疗难度极大,中医又较难厘清证候的“奇”“疑”“难”证,常能识透病情,举重若轻,每获良效。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郭老治疗奇疑难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编者整理近5年侍诊的跟师验案,精选郭老治疗奇证、疑难杂症或治法不循常道的案例100例,并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归类。每案皆列主诉、病史、现症、辨治、处方, 案后或附郭老亲笔按,或附编者按语,详细记载郭老临证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本书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医师、自学中医者阅读参考。
样章试读
选自奇疑难证辨治验
案神经系统疾病章节
从肝风论治面神经痉挛案
沈某,女,60岁,居民,初诊时间:1988年10月20日。
主诉:左侧面部痉挛5天。
病史:患者诉5日前晨起冒风后忽觉左侧面部持续痉挛,当即就近去本市某医院诊治,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痉挛”,转针灸科做针刺疗法,已四日未效而来就诊。
现症:自诉左侧面部联及眼睑持续痉挛,每分钟10次左右,同时感觉该侧面部麻木不仁,口苦,纳眠可,二便调。察其体质坚健,面唇红润,神清气爽,舌质红,苔薄白中微黄,脉沉弦而滑。
辨治:此为外感风邪,引动肝阳,夹痰上扰,络道不利所致。以平肝祛风,豁痰通络法治之。
处方:钩藤30g,白芍20g,菊花30g,蒺藜15g,石决明30g,全蝎水洗去盐同煎8g,地龙15g,僵蚕15g,蜈蚣2条,制南星先煎20分钟15g,银花藤30g,板蓝根20g,甘草10g。2剂,1日1剂,水煎服,日3服。
二诊(1988年10月27日):自诉服药两天其面部抽动即完全停止,但停药后偶发轻度抽动,乃就近自配上方两剂服用,其抽动又停止,以致不敢停药,外出办事甚至来复诊时均以保暖杯盛药液随身携带,以便按时服用。察患者候诊约1时许,左侧面部轻微抽动数次而不自知,表明残存之风痰未尽,当加强透络息风之品以治之。原方续服,另加蜈甘散配合与服。
处方:蜈蚣30g,甘草20g。共研细末,分成12包,一日2次,每次1包,温开水调服。
三诊(1988年11月9日):自诉面部抽动完全停止,唯左侧面部有麻木烧灼之感,其余无特殊。患者在旁候诊1时许,暗暗观察其面部仍有一丝很轻微的抽动,面正眼合,无麻痹之象。古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疗至此,当改以养血平肝,兼透络息风治之。
处方:①水煎方:制首乌30g,生地20g,桑椹子15g,白芍20g,鸡血藤30g,天麻15g,菊花20g,夏枯草20g,丹皮10g,赤芍15g,甘草10g,蜈蚣2条。1日1剂,水煎服,日3服。②蜈甘散继续与服如前法。
同年11月25日随访,患者诉上方服10剂后停药6天未复发,已痊愈。
按 语
面肌痉挛,临床尤以肝肾素虚,风火内动者常见,而外感风邪是常见的触发因素。本案患者年届六旬,肝肾素虚,遇外感风邪触及,外风引动内风,风火夹痰阻滞络道,故成斯证。故郭老首诊即以“平肝祛风,豁痰通络法”治之,其中钩藤、石决明、菊花、蒺藜清降肝经风火,白芍甘酸以充肝体,南星化络道之痰,全蝎、地龙、僵蚕辛润通络。既养肝之体,又平肝之用,兼以化痰通络,方证合法,故首服2剂即获良效。
后郭老又增蜈甘散增强通络之力。患者面部已无麻痹,面正眼合,但有少许抽动,邪气既虚,正虚之象显露,故重加制首乌、桑椹子、生地、白芍、鸡血藤等味以充养肝肾之体,俾肝肾阴血充沛,风阳得以涵养,自无纵横动象!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郭子光奇疑难证辨治100例》,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作者:郭尹玲,江泳。编辑整理。点击可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