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国医大师朱良春辨治疑难杂症:酒渣鼻

国医大师朱良春辨治疑难杂症:酒渣鼻
点击箭头处“”,哦!!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

辨治酒渣鼻

黄某,女,71岁,南通人。2011年3月21日初诊。

主诉:鼻部红赤2年。

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鼻部红赤,查肝功能均高于正常;B超示肝囊肿。未服药治疗,今年3月份在街道办卫生服务中心查肝功能示:TBL 29.8mol/L,DBiL 10.9mol/L,ALT 44.3U/L,AST 44.9U/L,GGT 114.7U/L。来诊要求中医药调治。诉鼻部红赤情况时轻时重,迎风流泪,无两胁疼痛,有嗳气,时伴腰酸,纳食正常,眠差,二便调,舌质偏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自述血压控制良好。

中医诊断:赤鼻(肝经郁热)。

西医诊断:酒渣鼻。

治疗:泄肝清热。

初诊处理:

柴胡10g,焦山栀10g,广郁金20g,茵陈30g,决明子15g,蒲公英30g,垂盆草30g,土茯苓50g,甘草6g。14剂。

二诊:药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纳可,眠安,鼻部红赤情况减轻,迎风流泪明显改善。舌质偏红,苔薄白腻,脉细弦。复查肝功示:TBL 22.4mol/L,DBiL 6.1mol/L,ALT 40U/L,AST 44.9U/L,GGT 114.7U/L。前法继进。

处理:上方加赤芍15g,枸杞子、菊花各10g,生薏苡仁30g,土茯苓改为40g。14剂。

随访患者鼻部情况已基本消失。

【按语】

此案例效果非常明显,两诊即痊愈,前后共服28剂。

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是一种发生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其发病确切原因不清楚,多种因素皆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包括局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使用辛辣食物、饮酒、冷热刺激、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内分泌功能障碍等。

朱师从“肝经郁热”辨治本病,获效明显。

【诊治思路】

黄某为71岁女性,2年前开始出现鼻部红赤,并迎风流泪,时伴嗳气、腰酸,眠差,舌质偏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朱师辨其“肝经郁热”,立“泄肝清热”为治,方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加清利湿热之品:柴胡、焦山栀、广郁金、茵陈、决明子、蒲公英等。14剂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鼻部红赤情况减轻,迎风流泪明显改善。加减再服14剂,患者病情大减。

随访患者鼻部红赤已基本消失。

【跟诊体会】

酒渣鼻以鼻部赤络布张为特点,影响美观。医家有从风论治,从湿论治,从瘀论治,不同见解而皆有效。辨治本案例,朱师考虑为肝经郁热所致,从清肝热、通经络取得明显效果。

另外,朱师指出生活调摄对本病相当重要:

①忌食辛辣和刺激食物,忌饮酒,避免暴晒和过冷过热的刺激,保持大便通畅。

②尚须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规律。

特别提示:
由于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文选自《朱良春疑难杂症辨治薪传实录》,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陈党红。编辑整理。】

长按上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