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何绍奇《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增订版)》精装再版,全新上市!

何绍奇《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增订版)》精装再版,全新上市!

《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
第一版自序
我1978年离开家乡四川到北京读书,到今年已经整整20年了。在这些年里,除了上学、教书、看病之外,我先后参加过《实用中医内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医卷》《现代中医内科学》《中医老年病学》等书的编写工作,而且都很投入,卖了不少力气。

但是,比较起来,我更喜欢手边这本小册子,因为它集中了我这20年读书、教学和临床的心得和体会,更能反映我的实际水平。至于水平的高低,那又另说了。

本书分上下两辑。上辑原来题作《西苑读书记》,看过我呈报上去的“天明则日月不明”等样稿后,编辑先生建议改题为《读书析疑》。“雅俗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想也好,就同意了。不过这些文字,不都是“析疑”,有“述”,也有“作”。

下辑曰:《临证得失》,收载我的100余则案例,其中有疗效较好的,也有看错了的。在一个医生的医疗生涯中,总是有得有失的,如能认真的加以总结,于自己,将来就会少出些错,于他人,也可引以为鉴。

这100余案中,约有十分之一是20年前我在基层工作时的案例。大都较为完整,涉及的面也比较宽。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擅长,几乎什么病都会看一点。只不过到了北京以后,有好多病没有机会看了。不像在基层,什么病都得看,看得好得看,看不好也得想办法看——我的一点点本事,就大多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读书苦:一字之辨,一义之析,十天半月还弄不出来。看病更苦:费尽心思,没有疗效,正如司马迁说的:“人之所患在病多,医之所患在道少”。而读书临床之乐,亦在其中:一个问题搞清楚了,一个字义弄明白了,一个久治不愈的病人看好了,就真是“其乐融融”,非语言所能准确描述的了。我今年55岁,老之已至矣,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在努力,还照着我的读书看病的老路子继续走下去。并且有信心过20年,再出一本这样的书——如果读者诸君以为这样的书还值得一读的话。

何绍奇
1998年6月于北京

编辑推荐

绍奇先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在中医临床及学术方面均具高深造诣,人称“中医活字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医话医论,眼光独到,立论新颖,发前人之未发。下篇为医案,言简意赅,实事求是,既澄诊治之思路,又不忘剖析自身疏漏、以警后学。其特色可以三字形容:新,简,诚。而此三者,都是基于深厚的中医底蕴,在不断求索中创见而来。

绍奇先生一世奔劳,未得家财万贯,惟愿以文为蔬,馈赠读者知音: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炼石可补天;只此一亩三分地,自栽粗蔬自浇园。

新书展示

【本文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精装版《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增订版),作者:何绍奇。编辑整理。本书已在天猫商城人民卫生出版社旗舰店上架出售。】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