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岐黄讲堂 · 刘家义讲脉诊

岐黄讲堂 刘家义讲脉诊

山东中医药大学
最受学生喜爱的名师

刘家义教授

刘家义,男,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近40年。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临床讲究治病求本,首重病机,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对内科、妇科多种疑难病症的诊疗有独到之处。教学推崇“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改革,创建了多种中医教学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学术思想。

诊脉方法

脉诊是中医学特有的一种诊法,非常重要,重点较多,难以掌握,需要多下些功夫。首先要掌握脉诊的方法,第二要掌握正常脉象的特点,第三要掌握常见脉象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时间
诊脉的最佳时间是平旦(清晨),并且要求不起床也不吃饭。但是完全达到这个要求比较有困难。刘老师提出不必拘泥于此,只要符合“三静”的基本条件就可以诊脉。

课堂精华实录脉诊的时间,这个比较简单,就是早晨最好。早晨的这个时间诊脉是最好的时间,要在患者没有起床以前诊脉,躺在床上,不要吃饭,不要活动,不要洗脸,不要梳头,这个时候诊脉最合适。因为这个状态气血比较平静,环境比较安静,没有其他干扰。不过现在的医生到家里去看病不太现实,比较困难,主要是在医院看病。那怎么办?我是这样想的,早晨最好,但是其他时间也可以诊脉。上午行不行?行!晚上行不行?也行!最关键的是保持3个静,患者要平静,医生要心静,环境要肃静,这就够了,就可以随时诊脉了。

体位课堂精华实录患者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着,这个手腕要和心脏保持同一个水平。医院的诊桌和椅子都是有比例的,一般的身高坐在那里正好符合这个要求。腕要直,手心朝上,手腕底下要垫一个脉枕。如果没有脉枕,垫个书也可以,垫个毛巾也可以,原则上就是把这个地方托起来,让这个手腕要固定,不要动,还有放松手腕的作用,这就是垫脉枕的意义。

平息
平息,是医生要调整呼吸,用呼吸来计算脉搏跳动的次数。刘老师强调这是一项基本功,初学者要认真地进行练习,并且对“一息四至,闰以五至”做了详细解释。

课堂精华实录
在古代没有钟表,古人计算脉搏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就是用呼吸来计算。这个平息的“息”就是呼吸,《黄帝内经》讲得很明白,一呼一吸为一息,那么你把这3个“一”都去掉,就是呼吸为息,也就是说息为呼吸。

平息就是调整呼吸,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把它调整得非常均匀,然后用呼吸去计算患者的脉搏。当然了现在我们都有手表,都有钟表,也可以用钟表去计算,也可以换算出来的。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脉搏是一息四至,就是1次呼吸脉搏跳动4次。《黄帝内经》讲“一息四至,闰以五至”。就是每一呼吸应该是四至,因为每一呼吸要多一点时间,时间匀出来,延长了一段,这样就跳到了五至。可以这样说,一息四至是正常的,偶尔五至也是正常的。

指法1.选指

通常情况下,医生选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3个手指的指目进行诊脉。指目,是手指上感觉最为灵敏的地方,就像是手指的眼睛。

2.布指

诊脉时要求中指定关,也就是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然后用食指按寸脉,无名指按尺脉。刘老师要求我们注意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与寸关尺的对应。还要注意与患者的身高相适应。

课堂精华实录
3个指头要并齐,手指要呈一个弓形的。我们先定三关,中指定关,首先找到腕后高骨,也就是大家解剖学上所学的桡骨茎突。中指按到桡骨茎突,然后往内侧推移,摸到桡动脉的搏动处,这个点就是关脉,这就是中指定关。然后落下你的食指和无名指。记住,食指一定要在寸部,无名指在尺部。

下面讲布指。布指就是这3个指头之间的距离怎么去分布。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身高的这3个指头的距离要远一些;身矮的要近一些。因为,身高的人寸口就长,身矮的人寸口就短。所以,我们在诊脉的时候,要根据患者身体的高矮来确定这3个指头的疏密。

3.运指

运指的内容有举法、按法、寻法以及单按和总按。举法、按法和寻法这三者主要是侧重通过改变手指的力度来完成运指的。举法、按法、寻法分别对应轻、重、中的指力。而总按和单按,是改变诊脉手指的数目。对于这些内容,掌握概念较为容易,但是实际应用对初学者来讲有一定困难。刘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而且容易操作。

课堂精华实录
运指,是指按脉的力度,也就是指力的大小,包括举、按、寻这么几种。这是《黄帝内经》总结出来的。什么叫举?举,就是轻取,也称浮取,就是把这3个指头放在寸口的皮肤上,轻轻地用力去取脉。按,就是重取,也称沉取,就是手指头用力地按下去,可以把肌肤按得凹陷下去。中,是在两者之间,也称作中取,用不轻不重的力量取脉。所以举、按、寻,实际上就是轻、重、中三种指力。

还有两个名词,一个是总按,一个是单按。所谓总按就是用3个指头一起取脉,这是常用的一种指法。所谓单按就是单用1个指头按一部脉。大家看,我现在只用中指取关脉,把其他两个指头抬起来,微微地抬起来,不要抬得太高,抬得太高很难看。再换一个指头,我现在用食指去按寸脉。我还可以用无名指去按尺脉,可以反复进行。为什么要单按?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单按是为了把这3个手指下的脉象做一个比较,哪一个指头底下最有力,哪一个指头底下最没有力,哪一部的脉象有什么特点。这样,就可以知道这三部脉的不同。如寸脉浮,尺脉沉;又如左关脉弦、右关脉弱等,就是通过单按而获得的脉象信息。

总按和单按有什么关系?总按和单按要交替使用,可以先总按,后单按,然后再总按,反复进行并加以比较。

【本文选自《岐黄讲堂系列——听名师讲中医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著:徐琬梨、任健。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