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半夏作者简介
祝之友,男,主任中药师,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神农本草经》药物,《伤寒杂病论》经方研究,致力于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工作50年余年,多次参与中药资源普查和考察,采集制作中草药植物标本 3600种。
祝老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临床人才研修班、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优秀授课导师。成都市卫生局临床药学高级顾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特聘教授。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药学会药剂管理委员会委员。眉山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半 夏
半夏,味辛平。
主傷寒,寒熱,心下堅,
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
咳逆腸鳴,止汗。
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穀。
神农本草经
【祝按】《神农本草经》言半夏性平,与现行教科书“性温”不一致。现代多数中医认为,半夏性平偏温,其温燥之性显著,长于燥湿化痰,温化寒痰。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云:“半夏,生微寒,熟温。有毒。”是对古今半夏药性的最好解读,乃生、熟(炮制前后)之故也。
半夏具有《本经》所言“下气”作用的处方举例
处方
组成、煎服法
主治
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半夏 一升 ,生姜 半斤 。水煎温服
治疗痰饮停于心下,呕吐不渴,心下痞闷
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半夏 一升 ,生姜 半斤 ,茯苓 三两 。水煎温服
治疗停饮呕吐,心下痞,心悸头眩等
葛根加半夏汤(《伤寒论》)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 ,炙甘草、赤芍、桂枝(肉桂)、生姜 各二两 ,半夏 半升 ,大枣 十二枚 。水煎温服,
治疗外感风寒,头痛,项背强,发热恶寒,无汗,伴呕吐
黄芩加半夏汤(《伤寒论》)
黄芩 三两 ,赤芍 二两 ,炙甘草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半夏 半升 ,生姜 一两半 。水煎温服,
治疗身热口苦,下利腹痛,伴呕吐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半夏 半升 ,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 各三两 ,黄连 一两 ,大枣 十二枚 。水煎温服
治疗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不利
半夏为“散经络寒邪”而治疗咽喉肿痛的处方举例
处方
组成、煎服法
主治
苦酒汤(《伤寒论》)
半夏如枣核大十四枚,鸡子去黄一枚,苦酒适量入于鸡子壳中。将半夏置入苦酒中,再将鸡子壳置火上,令三沸,去半夏,趁热下鸡子清,拌匀,少少唅咽之
治疗少阴(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
《伤寒论》:热伤于络,则经络干燥,使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与苦酒汤,以解络热,愈咽疮。治疗痰饮停于心下,呕吐不渴,心下痞闷
半夏散及汤(《伤寒论》)
半夏洗,桂枝(肉桂)去皮,炙甘草各等分,可散、可汤
治疗少阴病,咽喉肿痛
半夏
天南星科Aracea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 。
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外治痈肿痰核。
【禁忌】半夏不宜与川乌、草乌、制川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鉴别要点】半夏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0.5~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习称“凹窝”,在凹窝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习称“棕眼”;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拓展阅读
中药材鉴别术语
【凹窝】特指部分中药材根及根茎类顶端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棕眼】系指根茎类药材在其凹陷的茎基痕周围有很多麻点状须根痕,又称“麻点”。如天南星科类药材。
拓展阅读
——半夏的炮制品种
与临床性效差异
【法半夏】为生半夏的炮制加工品。将生半夏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沥净。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均匀搅拌,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 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低温干燥。辅料比,半夏100kg,甘草饮片15kg,净干石灰10kg。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至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易破碎,破碎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甜,微有麻舌感。
法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功擅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姜半夏】为生半夏的炮制加工品。取生半夏,大小分档,用冷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沥净,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入白矾,与泡透的半夏共煮透心,取出,晾干或晾至半干时切薄片,或整粒干燥。辅料比例,净半夏100kg,生姜25kg,白矾12.5kg。姜半夏呈薄片状,或呈类球形至不规则颗粒,表面棕褐色。质较硬,断面淡黄棕色,具角质样光泽。气微姜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黏牙。
姜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功擅温中化痰,降逆止呕。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等。
【清半夏】为生半夏的加工炮制品。取净生半夏,大小分档,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并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用清水洗净,干燥。辅料比例,每100kg半夏,白矾20kg。清半夏呈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片。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红紫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清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擅长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等。
名著论选
半夏,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磨涂痈肿不消,能除瘿瘤。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唐甄权《药性论》
脾无留湿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温而味辛性温。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谓辛走气,能化液,辛以润之是矣。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系列
精读《神农本草经》攻略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阿胶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枸杞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决明子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黄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人参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附子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枣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石斛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黄芪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远志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黄连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吴茱萸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黄芩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牛黄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桔梗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当归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地黄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菊花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肉桂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了解更多神农本草经药物知识
【专业组征文投票入口】
【非专业组征文投票入口】
【本文选自《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从形味性效到临床(2)》,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祝之友。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