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当归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当归

作者简介

祝之友,男,主任中药师,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神农本草经》药物,《伤寒杂病论》经方研究,致力于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工作50年余年,多次参与中药资源普查和考察,采集制作中草药植物标本 3600种。

祝老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临床人才研修班、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优秀授课导师。成都市卫生局临床药学高级顾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特聘教授。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药学会药剂管理委员会委员。眉山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当 归
當歸,味甘,溫。
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
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
諸惡瘡瘍,金創,煮飲之。
一名幹歸,生川穀。

神农本草经

祝按:《神农本草经》言“主咳逆上气”,即治疗以咳嗽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多见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哮喘等。现代药理学不能证实当归有止咳平喘作用,而中医学认为当归具有活血作用,能够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肺部的慢性炎症,是其治疗咳喘的原因所在。

《本经》《药典》及现在的中药学教材,对当归的认识已很全面,但是当归治疗咳嗽的作用并未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

《本经》所载治“咳逆上气”的药物尚有石菖蒲等。

当归“主咳逆上气”临床解读
一、当归“主咳逆上气”之汤方

1.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当归二钱,熟地五钱,陈皮一钱半,半夏二钱,茯苓二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七片。(即二陈汤加当归、熟地黄)

本方治疗肺肾阴虚,湿痰内盛,水泛为痰,咳嗽呕恶,喘逆多痰证。取当归“主咳逆上气”之功。若去掉当归,则疗效大减。

2.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生地二钱,熟地三钱,麦冬一钱半,贝母一钱,百合一钱,当归一钱,芍药一钱,甘草一钱,玄参八分,桔梗八分。

本方治疗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喉燥痛,咳嗽气喘,痰中带血,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方中当归除取活血养血之功外,亦取其“主咳逆上气”。

3.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二两半,苏子二两半,炙甘草二两,肉桂一两,前胡一两,姜制厚朴一两,陈皮一两,当归一两半。

本方可降逆平喘,主治咳喘短气、胸膈满闷、咽喉不利等证,方中当归亦取“主咳逆上气”和“养血”之功。

二、当归止咳典型病案

1987年3月,有张姓妇人来诊。自诉咳嗽3个月余,嗳气腹胀,口干。观舌红少苔,脉细数。诊为阴虚燥咳,痰气阻滞。治以润肺肃降,佐以化痰止咳。

处方:沙参12g,麦冬10g,桑白皮9g,炒紫苏子5g,紫菀9g,款冬花9g,大腹皮9g,枳壳6g,神曲10g,甘草5g,生姜3片。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复诊,余有事不在,适家父应诊。患者咳嗽症状未减,家父在上方中加当归18g,嘱继服3剂。患者再诊,余视父方,问患者情况,待两次服药后,咳嗽症状大有减轻,要求再配3剂继服。后知服药后咳嗽顿失。

事后,余问及家父咳嗽加当归之意,父云:当归止咳,古方早有记载,如局方“苏子降气汤”、景岳“金水六君煎”中均配伍当归,乃因“气以血为家,喘则流荡而忘返”。当归可使耗散上逆之气收敛肃降。《本草汇编》载:“当归血药,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况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故用血药补阴,则血和而气降矣。”《本草经》也云:“当归主咳逆上气。”《本草从新》则云:“当归治虚劳、寒热咳逆上气。”所以,家父总结说:妇人常见阴血不足,故咳嗽加当归一味,寓意深也,临床奏效也佳。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

当归——伞形科
Umbellifera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酒制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等。

药材鉴别要点
药材略呈圆柱形,长15~25cm,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多弯曲。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粗短,表面凹凸不平,具横长皮孔样突起;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饮片鉴别要点
饮片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白色至淡棕黄色,平坦,有裂隙,中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并有多数棕色油点,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拓展阅读
——中药鉴别专用术语
归头、归身、归尾、全归,为商品中药材对当归各个部位的别称。

【归头】指当归的根头部,即短缩的根茎和根的上端。

【归身】指当归的主根。

【归尾】指当归的须根。

【全归】指当归的全体,即归头、归身、归尾的全部。

拓展阅读
——张仲景当归处方15张
当归散(《金匮要略》方):当归、黄芩、川芎各一斤,白术半斤。治疗妊娠胎动不安,产后虚弱,恶露不尽等。

胶艾汤(《金匮要略》方):即“芎归胶艾汤”“胶艾四物汤”。当归三两,川芎二两,阿胶二两,艾叶三两,甘草二两,干地黄六两,芍药四两。治疗崩漏不止,月经过多,或妊娠下血,腹中痛,胎动不安,或产后下血,淋漓不尽等。

当归贝母苦参丸(《金匮要略》方):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治疗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等。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方):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各三两,炙甘草、通草(现今木通)各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治疗血虚受寒,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细欲绝者,或血虚寒凝而致之月经不调、脘腹冷痛、寒入络脉等。

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方):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治寒疝腹痛,胁痛里急,及产后腹痛。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三两,白术四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治妇人妊娠杂病诸腹痛。

张仲景当归用量情况:当归方共15方,三两为多,最小一两。用于养血散寒诸方中均为三两,用于丸、散剂诸方均为一两。现今用量10~15g。

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当归自《神农本草经》始,时至今日,其品种、入药部位、临床性效等均未发生变化,为中药品种沿袭理论的代表品种。注意学习《本经》对当归的记载和现今统编教材的论述。

★《本经》未载当归“生血、行血”。但当归滋润通和,能使阴气流通,阳气不亢,则血可行也。当归与黄芪联用名“当归补血汤”,能挽救垂危于顷刻;当归与地黄合用,治疗妇人百病,诸血不足:当归与川芎联用,名“佛手散”,治疗胎动不安,疼痛子死腹中;当归与地黄、川芎、白芍合用,名“四物汤”,为肝经调血之专方;当归与黄芩、白芍、川芎、白术合用,名“当归散”,为安胎圣药,妇人妊娠宜常服之。

★临床药师应注意当归饮片质量标准和鉴定要点,特别是与同科属饮片前胡、独活等的对比鉴别要点。要对饮片供货商提出当归饮片质量要求。

医籍论选
当归,主治咳逆上气者,心肾之气上下相交,各有所归,则咳逆上气自平矣。治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者,助心主之血液从经脉而外充于皮肤,则温疟之寒热洗洗然,而在皮肤中者,可治也。治妇人漏下绝子者,助肾脏之精气从胞中而上交于心包,则妇人漏下无时而绝子者,可治也。治诸恶疮疡者,养血解毒也。治金疮者,养血生肌也。

凡药皆可煮饮,独当归言煮汁饮之者,以中焦取汁变化而赤,则为血。当归滋中焦之汁以养血,故曰煮汁。谓煮汁饮之,得其专精矣。《本经》凡加别言,各有意存,如术宜煎饵,地黄作汤,当归煮汁,皆当体会。

白术,作煎饵者,言白术多脂,又治脾土之燥,作煎则味甘温而质滋润,土气和平矣。若过于炎燥,则止而不行,为便难脾约之证。白术作煎饵,则燥而能润,温而能和,此先圣教人之苦心。

地黄入土最深,性唯下行,作汤则助其上达。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

当归。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养血滋肝,清风润木,起经脉之细微,回肢节之逆冷,缓里急而安腹痛,调产后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产妇之大肠,奔豚须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温经最效。

——清黄元御《长沙药解》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系列

精读《神农本草经》攻略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阿胶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枸杞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决明子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黄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人参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附子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枣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石斛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黄芪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远志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黄连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吴茱萸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黄芩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牛黄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桔梗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了解更多神农本草经药物知识

点此查看

【本文选自《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从形味性效到临床(2)》,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祝之友。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