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理筋法:大家期待的按动手法又又又来啦!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每天学习一点中医药知识!!
师氏理筋法又称为按动理筋法,是师瑞华主任医师的特色手法,最常应用于颈部、肩部和臀部。应用于颈部时,称为颈部三线法;应用于肩部时称为肩部三角法;应用于臀部时称为臀部三线法。
师氏理筋法(一)颈部三线
【颈部三线的位置】
1.颈部一线
自颈部膀胱经路线,大杼穴至天柱穴(图1)。
2.颈部二线
自手少阳经路线,风池穴向下经由横突至肩井穴(图2)。
3.颈部三线(枕缘线)
自枕骨底边缘,左右两侧风池穴连线(图3)。
图1
图2
图3
【操作方法】
1.颈部一线操作方法
以右侧为例,患者健侧卧位,医者位于其头侧,左手扶于患者右肩部,右手于大杼穴至天柱穴做自上而下的揉法或理筋法。
2.颈部二线操作方法
以右侧为例,患者健侧卧位,医者位于其头侧,左手扶于患者右肩部,右手于风池穴至肩井穴做自上而下的揉法或理筋法。
3.颈部三线(枕缘线)操作方法
以右侧为例,患者健侧卧位,医者位于其后方。医者右手扶于患者右肩部以防患者扭转身体时改变体位。左手握持于颈部,同时拇指置于“枕缘线”上做按揉或理筋手法。
【操作要领】
1.多在侧卧位进行治疗,此时患者较为放松。
2.先做健侧再做患侧,以免患侧受压。
【作用及应用】
在侧卧位时,在肩上斜方肌前缘推挤,可使穴感放射至肩部或头侧部,对治疗颈椎病引起头疼,眼花,目胀,耳鸣,肩部酸痛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侧卧位时肩胛骨内侧缘暴露明显,而且医生可在坐位操作,高效而省力。
师氏理筋法
(二)肩部三角法
肩部三角指以患者的上臂、前臂和医生的前臂共同构成的三角形。
【操作方法】
1.以左肩为例,患者左侧卧位,肘关节弯曲(图4)。
2.医者位于其后,右肘关节前部或内侧髁着力于三角肌处,同时用右手握其腕关节,左手握其肘关节,此时医者的右臂与患者的左臂可形成一个三角形,在力量适度的情况下按照理筋法进行操作,使肩关节被动内收、外展、外旋等运动。
3.与此同时,也可通过移动肘关节的压力位置来改变作用点。还可以通过改变上肢的位置来改变作用点的位置,如作用于肩前线,可以前臂处于外旋位,施术者肘着力在肱二头肌外侧缘(手阳明经);作用于肩中线,前臂处于自然位,施术者肘着力在三角肌肌腹部(手少阳经);作用于肩后线,前臂处于内旋位,施术者肘着力在三角肌后缘(手太阳经)。
图4 师氏肩部三角法
【操作要领】
1.施术时,应控制肘关节的压力,不要压实,应靠患者肩关节的活动来对抗肘关节的压力。
2.施术时应注意力的大小、作用点及作用方向。
【作用及应用】
该手法的作用力可直达患处及阳性反应物,做功少,效率高,在消耗能量最小的前提下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肩周炎等肩部疾患疗效显著。
师氏理筋法(三)臀部三线法
臀部在腰椎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臀部三条主要的线基本涵盖了常见腰腿痛疾病的治疗部位。
【臀部三线的位置】
1.臀部一线
自内向外从髂后上棘至髂前上棘、沿髂骨翼下缘的弧线,也称臀上线(图5)。
2.臀部二线
患者侧卧位,由内向外由次髎穴至大转子上缘的直线,也称臀中线(图5)。
3.臀部三线
当患者侧卧位时,由内向外自骶管裂孔至大转子下缘的直线,也称臀下线(图6)。
图5 臀部一线与二线
图6 臀部三线
【操作方法】
以师氏理筋法作用于臀部三线。施术时主要采用侧卧位,根据情况可以采用患肢屈髋屈膝、健肢伸直或是健肢屈髋屈膝、患肢伸直体位。
1.臀部一线操作方法
患者健侧卧位,医者位于其后。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医者屈臂以肘部沿髂后上棘至髂前上棘髂骨翼下缘弧线做理筋法(图7)。
图7 臀部一线操作
2.臀部二线操作方法
患者健侧卧位,医者位于其后。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医者屈臂以肘部沿次髎穴至居髎穴的直线做由内向外的理筋法(图8)。
图8 臀部二线操作
3.臀部三线操作方法
患者健侧卧位,医者位于其后。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医者屈臂以肘部沿骶管裂孔至大转子内下方的直线由内向外做理筋法(图9)。
图9 臀部三线操作
【操作要领】
1.施术重点为局部阳性反应点、阳性反应物(挛缩的肌肉、韧带、条索状硬结)、敏感点及穴位,时有向下肢放射感为宜,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操作后以阳性反应物松解、舒展开为最终目的。
2.以上方法均需要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而灵活掌握力度,以免出现医源性损伤。当一次治疗不能松解、舒展紧张僵硬的肌肉、韧带时,应考虑按疗程进行治疗。
【作用及应用】
臀部三线理筋法的适应证较广,几乎可以在任何按摩科适应的腰腿痛疾病中应用。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梨状肌损伤、臀肌筋膜炎、骶髂关节炎、腰肌劳损等。
本法运用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针对L3~4椎间盘突出导致的L4节段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多于臀部一线、二线进行治疗;治疗L4~5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L5节段神经根受压的症多于臀部二线、三线治疗;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S1节段受压的症状多于臀部二线、三线治疗;当出现多个节段突出的症状时,可三条线同时使用。
注 意!
本文推拿手法为专业操作,动作危险,非专业人士请勿尝试!
相关阅读
视频+图解:胸椎整复法,您不容错过的传统正骨法!
视频+图解:腰椎整复法,腰椎复位不用愁!
20余个临床推拿经验穴,大人跟小孩有何不同?
视频+图解:颈椎整复法,颈椎病患者的福音!
按动推拿流派:实用儿科特色推拿手法
-END-
【本文选自《按动推拿流派》,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赖伟。编辑整理。文中图片、视频来源于本书,版权所有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