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推荐:《五运六气入门与提高十二讲》
五运六气学说是以宇宙天体运行规律,演绎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规律、探讨地球公转对自然、人体及发病的规律科学。传统运气学以人肉眼所能观测到的天文现象,与自然界气象、气候、物候等变化相联属,将人体生命与疾病变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防病治病方法。王冰增补《七篇大论》后,运气学说在宋代成为显学,不懂五运六气便读不懂中医所有的书籍。
作者简介
邹勇,主任医师,三级教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现为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从事五运六气理论与实践数十年,在运气理论学习师从田文、高思华、顾植山等多位国内名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家工作组专家,山东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以经解经的方法,从简明入门到深入理论探讨,系统解读五运六气基础理论、背景知识、历代医家五运六气学术思想、古代运气名方及名医验案,呈现历代运气理论及临床贡献,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运气用方,使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更加实用。让深奥的运气理论变得简明,对初学者和研究者都会有所裨益。
本书特点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自学,既时可让初学者明白,也会让研究者探讨,并指导临床实践。忠实《内经》原著,系统拓展,融汇贯通,简明扼要,快速学会,贴近临床,学即能用。
新书抢先读
第二讲 五运六气入门
五运六气概念
运气学说是以宇宙天体运行规律,演绎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内涵以人肉眼所能观测到的天文现象,与自然界气象、气候、物候等变化相联属,将人体生命与疾病变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防病治病方法。
陈言曰:“夫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运行升降之常道也。”王冰推出《素问》七篇大论,是中医学五运六气最早的系统理论。
五运: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变化,以说明宇宙天体、自然气候、气象、物候与人体疾病的相关变化规律。
五运一词,最早见于公元前356—公元前302年战国时代,齐国邹衍提出“著终始五德之运。”《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保章氏》云:“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䘲象。”《白虎通义五行》云:“五行者,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为天行之义也。”《汉书艺文志》云:“五行者,五常之行气也。”王冰曰:“五运,谓五行之气,应天之运而主化者也。”明代张三锡《医学六要五运要略》云:“盖运者,动也,主行乎天地之间,管一年之化令也。”
第六讲 运气理论与临床
基于运气理论的五运六气临证方药
我们根据《内经》理论,从理论上制定了六气临证方药,但是过于繁杂,临证不易实用,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结合五运六气理论,临证方药非常简明实用。
1.六气临证用方
厥阴风木
用药:柴胡、香附、白芍、当归、乌梅、山茱萸、枣仁等。
代表方:乌梅丸、逍遥丸。
自拟方:
(1)乌萸汤(乌梅、山茱萸):以乌梅、山茱萸酸抑风木。
(2)乌芍汤(乌梅、芍药):以乌梅、芍药酸以抑木,芍药之苦以泻子抑母。
(3)乌归汤(乌梅、当归): 以乌梅之酸以抑木,当归甘土侮木。
2.五运临证用方
五运太过方:
木:乌萸汤(乌梅、山茱萸):以乌梅、山茱萸酸抑风木。
火:连栀汤(黄连、栀子):苦寒泻火。
土:苍苓汤(苍术、茯苓):苍术苦温泻母抑子,茯苓甘泻脾土。
金:麦地汤(生地、麦冬):生地甘寒、麦冬(甘平)抑母生子。
水:桂姜汤(桂枝、干姜):以桂枝、干姜辛温助金温水。
3.选方用药原则
(1)以客观发病为依据:以人体的发病特点为依据选方用药。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五运六气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与人的体质、身体状况密切相关,人体的疾病也不全是运气所致,与情志、环境、饮食、劳倦、气血阴阳失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临证要仔细辨别,方能明确运气因素,酌选方药。
(2)灵活选方:五运六气是对自然现象的表达,根据自然现象对人体的影响灵活选方,不可拘泥。当表现五运为主要发病特点时,酌选五运临证方;当表现六气为主要发病特点时,酌选六气临证方;临证还要考虑五运主客;要考虑六气主客及主客加临后的特点;要考虑司天、在泉,参考六气临证方;要考虑标本中气及郁发胜复等。
(3)合理用药:按照五行生克规律,合理组方用药。《内经》运气用药是以性味为法则,当今临床多以功效为用药依据,临证应以药物性味为指导,精究用药性味,参考药物功效,组方用药会更加准确。
【本文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五运六气入门与提高十二讲》,作者:邹勇。编辑整理。本书已在天猫商城人民卫生出版社旗舰店上架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