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杨维杰讲董氏奇穴——落枕的治疗

杨维杰讲董氏奇穴——落枕的治疗
颈部软组织损伤,又称颈部伤筋,一般常称为落枕。多于酣睡时姿势不正,枕头过高或感受风寒外邪袭入经络,致使气血凝滞、筋脉拘急而成此病。
临床表现以颈项强直、疼痛为主(多表现为一侧项部肌肉强直)。患者自觉颈项强硬不舒,局部肌肉痉挛痛重,颈部活动受限(脖子不能左右及前后转动),多半在转向另一侧时特别疼痛。
落枕主要以督脉及手足太阳经为主,其次是胆经。临床常用选穴
1.重子,重仙(维杰特殊经验)。
2.正筋,正宗。
3.木留。
4.上白、中白。十四经效穴
1.承浆穴。
2.后溪、束骨(维杰特殊经验)。解说
治疗落枕,重子穴、重仙穴倒马最为有效,透过肺与膀胱通,此两穴为治肩背痛之特效针,治疗颈痛亦有效,可以说治颈肩背痛皆特效。维杰四十年来以此穴治疗落枕患者不下百例,均有立竿见影之效,配承浆穴效果更佳、更速。
董老师治疗落枕是不用重子、重仙的,他用这两个穴治疗肩背痛(主要治膏肓俞部位痛),治疗落枕是用正筋、正宗。后来我发现重子、重仙治疗颈部也有效。落枕有个特点,就是颈肩背都痛,用重子、重仙最好,一般人落枕,多半是早上起来时觉得不对劲,左右转动不灵,转动时还会痛,如果是早上就来治疗,可以马上好。
重子、重仙都治背痛,可是有一个区分,重子位置比较上面,可以治疗肩膀痛,即背兼肩膀痛,重仙位置比较下面,靠近掌中线,所以治疗背痛兼有中央的颈部痛。这样,重仙偏重治疗颈背痛,重子偏重治疗肩背痛,如果颈肩背都痛,那就重子、重仙一起用。如果能加一针承浆穴作牵引,效果更佳。
落枕早治疗,可以很快治愈。但是如果不理它,经过一个礼拜也就自然好了,但落枕过几次以后,可能颈椎病就出现了,如同腰扭伤,不理不治,过段时间也好了,但是腰扭伤连续几次,就可能导致椎间盘突出,引发坐骨神经痛,那就麻烦了。所以落枕表面看来是小病,但也不要忽视它!
上白穴、中白穴也可以治落枕。手掌太极的横三焦,拇食指间主头面,二三指间主上焦。上白穴在二三指间,所以上白治疗颈项强痛有效。上白、中白皆在手太极之中枢线,都能治腰痛及颈项痛,治落枕也很有效。依经验,重子、重仙治落枕最好,但有时有点痛,可以令病患咳嗽一声然后进针,转移注意力就不痛了。怕痛的也可以改针上白、中白,不过针重子、重仙的效果若有八九成,针上白、中白,可能只有六成的效果,略为差一点,但也还是不错的。
木留穴位于四五趾间,介于少阳、阳明两经之间,主治之病,以少阳阳明合病及肝脾两脏之病为主,甚为有效。肝主筋主血,脾主肉主气,本穴尚能治气血及筋肉之病,可以治疗落枕及肩背痛。
如果不用董氏奇穴,用十四经穴,那么后溪、束骨配承浆,也非常有效,十四经中治疗项强痛,绝大多数之歌赋皆以承浆为主,此为前后对应法。其次是后溪、束骨。后溪为手太阳输穴、束骨为足太阳输穴。“输主体重节痛”,手足太阳循行颈项,故能治之,《灵枢杂病》篇说「项强不能顾取手太阳,不能俯仰取足太阳」,项强不能顾(左右转动)就取手太阳后溪为主,项强不能俯仰(前后转动)取足太阳束骨为主。若颈项左右转动及前后转动皆不能,则后溪、束骨一起用,效果甚佳,加承浆特效穴牵引,疗效更快速。
我在学董氏奇穴之前就会十四经穴,十四经穴方面我常用承浆、后溪、束骨,也是很有效。

相关阅读

杨维杰讲董氏奇穴:一一部位
杨维杰讲董氏奇穴——妇科穴
杨维杰讲董氏奇穴——制污穴
杨维杰讲董氏奇穴——大白穴
杨维杰讲董氏奇穴——倒马针法

【本文选自《董氏奇穴治疗析要》,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杨维杰。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