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八月——扶阳祛湿的最佳季节!

八月——扶阳祛湿的最佳季节!

中医,有趣有料有味道!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入伏了,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将会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看着周遭弥漫的湿气,身上不自觉的感到黏腻。随着此种雾气缭绕天气的出现,湿气也更容易侵入体内,造成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等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湿气就容易入侵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湿是最容易渗透的,遇寒则成为寒湿,遇热则成为湿热,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湿邪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不亚于寒邪。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冷饮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湿气弥漫的季节也是祛湿的好时节!八月“桑拿天”,正是扶阳祛湿的好时节!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关键是行动!那到底应该怎么扶阳祛湿呢?!!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红豆薏米粥。在这里提醒两点:一是孕妇一定要慎用或忌用薏米,女性产后进行调养时,也要去掉薏米,但可用红豆,可以适量加些大枣之类的食材。大枣能温中、健脾、养血,不管是对孕妇还是产妇都是非常适宜的。

再一个要注意的是: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不要加大米,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功效全无。

艾灸

夏天极盛的阳气利用艾草通达于体内,从而实现扶阳之效!过去民间有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古人会将艾叶加工成“艾绒”,再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

药浴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脏和表体各组织器官是一个有机的的整体。故药浴液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局部进入体内以调整脏腑功能而治病求本。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除湿热、散内毒、通过发汗排除体内毒素;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在泡药浴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放松身心,消除疲劳,而且能够有效的祛除身体上的湿气,激发阳气,提高机体的活力。
药浴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奇的功效,尤其是对于产后女性尤为适用,正确的泡药浴可以祛除月子里因受风寒留下的感冒、头痛、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关节疼痛麻木、产后淤滞腹痛等各种妇科疾病。

祛湿一定要先养好脾!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说明凡因水湿聚留引起的浮肿,腹满者,大都属于脾的疾患。脾与湿的关系极为密切。脾有运化水谷精微,调节水液的作用,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而湿为阴邪,性重内湿是人体内生湿浊,多因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水湿滞留体内致病。
运化水湿主要是由脾来负责的,脾胃功能强大了,湿气这些垃圾自然能随时被清理干净!而夏天为离卦,“离中虚”,说明脾胃功能相对虚弱,湿气会更重,所以也是夏季最应该扶阳祛湿的原因。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