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生气1小时大于熬夜6小时!这7种病就是气出来的,再生气命都没了

生气1小时大于熬夜6小时!这7种病就是气出来的,再生气命都没了
各科医生告诉你生气到底有多可怕

1.心内科医生:生气让心肌缺血缺氧

生气会“伤”心。
当人暴怒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血管收缩、痉挛,局部区域供血不足,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以致引发猝死的可能性。
脾气暴躁还有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先兆或导火索。部分心脏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就是脾气突然变差、容易发怒,而且五六十岁的老年人正是高发人群。

2.消化内科医生:容易胃出血

胃和情绪的关系很亲密,当人的心情愉快,食欲也会大增;心情不好,想吃也吃不下,所以有“气饱了”这一说。

不同情感反应对胃肠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忧郁的、缺乏自信的个性,往往和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亢奋的、暴躁的人容易胃出血;悲伤、应激反应,容易引起胃肠粘膜糜烂、溃疡等。

3.肝胆外科医生:易患肝病

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怒伤肝”,愤怒爆发出来伤肝,但若隐忍着又会导致肝气郁结。
研究表明,肝脏内分布着丰富的交感神经,气恼忧愁会影响血压,进一步导致肝细胞缺血,影响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4.妇科医生:子宫疾病多

女性经常紧张、发脾气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后,身体各器官都会受影响,而生殖系统和激素关系最密切,激素的紊乱,容易引起靶器官的病变。
目前医学界广泛认可的说法是,子宫肌瘤的发生就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所致。女性本身就比男性更加情绪化,因此更要保持愉快心情,少生气才能收获健康。

5.呼吸科医生:生气伤肺

很多人在最生气时,肺部会疼,这是因为生气真的会伤肺。生气时情绪激动过度,呼吸就会变得急促,甚至会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后果就是造成肺泡持续扩张,得不到正常放松和休息,容易导致呼吸性碱中毒,进而手脚麻痹。

6.皮肤科医生:生气让皮肤变差

生气会导致人体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增加,皮质醇则会导致与人体组织修复密切相关的两种免疫细胞减少,进而导致皮肤愈合速度大减。
脾气暴躁的人,皮肤自我修复能力更差,伤口愈合也更慢。

7.乳腺外科:生气是乳房的天敌

据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焦虑抑郁的人比较容易患乳腺癌、乳腺增生等疾病。
对女人来说,心态好比吃得好更重要。
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生病保持好的心态,也是一剂“良药”。

别让生气偷走你的健康5个方法教您控制愤怒情绪

1.炸药型:一点就着劝不住

易激怒的人就像炸药包,一点就能着。这类人无法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不仅让同事、朋友感觉难以相处,也让家人不知所措,甚至深受伤害。
建议:想发脾气时,不妨先做一组深呼吸,让气息慢慢地随着自己的感觉进入到体内,再慢慢地吐出来。这种深呼吸是自我正向暗示法,一般性的怒火,在5~8次呼吸后可以平息下来。

2.自虐型:一切都是我的错

长期对自己宣泄愤怒,容易对自己产生失望、不满的感觉,甚至患上抑郁症。
建议:和自己对话,找回自信。在纸上写下自己所有的优点,培养自我价值感。其次,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生气,有时可能会是很小的事情,只是一直积攒着没有得到排解,最后形成了大问题。当我们有怨言时,只要和他人进行简单的沟通,或许就能化解。

3.隐忍型:满腔怒火锁心中

愤怒本是能推动问题解决的积极力量,但隐忍不发,错的那一方还是一无所知,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建议:压抑愤怒往往给家庭和朋友带来更多伤害,最好的方式是心平气和地与对方谈谈,并且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4.嘲讽型:阴阳怪气绕弯子

嘲讽是被动的攻击性沟通,而非“机智”的幽默。刻薄的言辞和古怪的表情更容易伤人,尤其是亲近的人。
建议:遇事用智慧面对,而不是情绪。与其绞尽脑汁地讽刺人,倒不如找到合适的词语,直接表达你的真实想法。清楚传递信息,远比尖锐的讽刺要好。

5.习惯型:成天一副臭脸色

总是习惯性地发脾气,家人、朋友、同事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快就会怕了你,甚至避免与你接触。这类人常常说话冲、脸色差却不自知,一不留神就伤害了他人。建议:找到问题的核心。你究竟在为什么事情而愤怒?留意自己的行为和感觉,当你能够灵敏地觉察到自己快要生气时,可以做些努力,平息即将到来的怒气。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不生气口诀,
生气的时候,你肯定用得上

不生气

孩子惹你生气时,请静下心来默念:
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随我!随我!随我!

爱人惹你生气时,请静下心来默念:
我选的、我选的、我选的,
活该!活该!活该!

朋友惹你生气时,请静下心来默念:
我交的、我交的、我交的,
眼瞎!眼瞎!眼瞎!

工作惹你生气时,请静下心来默念:
给钱的、给钱的、给钱的,
忍着!忍着!忍着!

人生苦短,好好活;要争气,不要生气!

-完-

现代疑难重症及慢性疾病的克星
——中医扶阳

现代人的诸多病症,包括被现代医学认定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病症,大多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扶阳学派第四代传人彭重善先生在临床中就指出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中医大家李可老先生认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风湿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原因都是由于寒气侵袭、阳气受损造成的,这是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这些病证的客观条件。李可老先生还讲解了相关扶阳学说的运用。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正是造成阳气亏虚、万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而抗菌素、激素的滥用,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使本来阳虚的身体雪上加霜。也有很多亚健康的年轻人在未病倒之前都不以为然。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爆发时,才追悔莫及,病来如山倒时,才会醒悟。

扶阳派医家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证,都主张扶阳,因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救治危重病证,更要重视回阳救逆,因为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治疗各种疑难病症,都强调以“四逆法”收工,因为“阳气虚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扶阳学派重用附子、干姜、桂枝和肉桂等扶阳药物为特色,在临床上扶阳派的医家多能大胆使用此类药,屡起沉疴,让世人折服。

扶阳学派,护阳扶正,见识卓绝,回阳救逆,闻名于世;200年传承,代代相传至今。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