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失眠,就是阳不入阴!这个方法,轻松告别失眠困扰!
失眠,似乎永远是一个流行的话题,特别是现代生活压力大,导致失眠成了许多人的常态。
阳气入阴,人就想睡觉
人的体表有气运行,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名卫气,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
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
白天动而生阳,人体阳气输布于外,所以人在白天是动的,阳光的,展示的是一派阳刚之气。
这些输布于体表的阳气,为阴液所化,维持白天所有活动要消耗体内的阴分。
当动到极限,阴分消耗过度,人就会疲劳需要睡觉。入睡后,人的阳气开始收敛,消耗减少,反过来促进阴的化生。阴养足了,人体第二天才能有充足的阳气。
通过阳气的推动和温化,阴液才能发挥作用,只有“阴得阳生”,才能泉源不竭。
为何失眠会伤身?
让一个人整天整夜不睡觉,过不了两三天,人就会崩溃。
因为动而生阳,生阳即耗阴,长时间地耗阴,就会阴分枯竭,身体自然就会受不了。最后的结局不是“阴平阳秘”,而是“阴阳离决”。
长期失眠的患者会阳不入阴,阴气得不到化生,而阴气亏虚,体内五脏六腑阴液不足,出现满脸皱纹,手掌的纹路乱。
阳不入阴几种分类
1气郁化火型有些患者经常心情烦躁,这是因为体内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扰乱心神,阳气被排斥于外,就无法入阴了。
2寒湿严重型有些病人是体内寒湿较重,阳气进入身体后,无法推动大量的寒湿之邪,人就会感到很累,睡觉睡得累,做很累人的梦。
3阳不入阴型有些患者属于阳气入阴的机制出现了问题。人之三阳为太阳、少阳、阳明,人之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
由阳入阴,是由表入里的过程。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是由阳明到太阴的过程,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障碍,阳气自然无法入阴,便出现失眠。
1、阳明在人体指的是胃,太阴在人体指的是脾。
《黄帝内经》中写道:“胃不和则卧不安。”因为阳气不能经过阳明胃,进入到太阴脾,阳不入阴,所以卧不安了!
2、如果患者肝火较重,阳气也是无法进入肝的。只有在彻底清泻肝火之后,人才能进入熟睡的状态。
阴阳之间、五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阴阳和五脏,只有深入思考它们内在的关系,对疾病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入。
失眠还有这三个原因
一是心肾不交,二是血不足,三是胃不和。
1心肾不交造成的失眠较难治疗因为现在人的生活比古代复杂得多,很多人的失眠都与长期熬夜有关。
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该睡的时候,而人老不在此时间睡觉,就会慢慢地出现心肾不交的状况,导致失眠。
2血不足也会造成失眠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焦受气,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人的血从何而来?
实际上身体的营养物质,包括血都是从胃来的。人体是通过胃消化食物,把食物的精华转变成血。血是一种能量,代表着一种动能,输布四方,供人体所需。
我们常提到补血的问题,懂得中医医理的话,就知道了血是从胃而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
3胃不和则卧不安假如晚上吃得太多,也会造成失眠。人活一口气,气是用来睡觉的,也是用来消化食物的。如果晚上吃得过多,气就会受到中焦阻隔,阳气不能上输于脑,造成失眠。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