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秘:比游泳跑步更简单!每天5分钟,治病强身,胜快走1小时
说到运动,最常见的,就是“游泳、跑步、健身房”等。
但CCTV4曝光了这样一种运动:比游泳、跑步、健身房锻炼等都简单,但养生锻炼效果奇佳,每天5分钟,养气血,补肝肾,升免疫,祛湿排毒,逆转亚健康。
答案是:站桩!
北京协和医院。郑超强,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教育协会副会长,医学泰斗。
对于常人,86岁已是暮年,浑身疾病,耳聋眼花,行动不便,除吃饭睡觉,基本什么都做不了。
但郑超强教授,86岁仍能精神饱满坚守岗位。他认为这要归功于站桩的练习。通过练习站桩功1年,睡眠改善,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多年心脏问题得到缓解。
什么是站桩
站桩又叫蹲马步,是武术、太极、导引重要的基本功。人蹲下去,身体变成三折叠,被挤压的血管收缩,气血冲向全身未被挤压的血管,迫使它们扩张、鼓起来;人一站起来,全身气血又冲向原来被挤压的血管,为它们灌满血液。
在运动过程中,一蹲一起、一压一放、一冲一回的气血往复运动,使血管软化、加快血液循环和体内的新陈代谢、激活免疫系统,增加高密度胆固醇、灵敏了压力感受器、把一些有害、有毒的代谢产物清除体外,人体自然就健康了。
万动不如一静,万练不如一站。每天站上一会儿,身体就开始发热,气血开始活跃;再过一会儿,生命能量开始增长,在经络内更有力的运行,导致一些部位开始感到“酸麻胀”。
气血能量增加,全身阳气提升,经络畅通,身体得到更充分的滋养;随后,身体内部的小火炉开始燃烧,体内的“风、寒、湿、浊”等病气,通过排汗、打嗝、排气等方式排出。
练习站桩,提升精力,补充气血,身体素质由内而外增强,精力日渐充沛、头脑日渐清晰。
站桩5分钟身体收获8大益处
站桩不用花钱,无需器具和场地,只要方便,在家里、公司办公室里或公园,只要有立足之地便可;无论多忙的人,想要健康,每天只需5~15分钟的练习就可以。
几岁到100岁的男女都能练,易操作,效果好。说是锻炼,但更像是一种享受。
01激发经络功能
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加上奇经八脉,下蹲运动可以自然地激发这近20条经脉的经气。
02加固骨骼,润滑关节
关节就像人体的轴承,需不断保养润滑。人老腿先老,腰腿的髋、膝关节由于长期负重,会最先出现干涩、酸软、刺痛等老化症状。蹲马步时,腰腿部关节囊和韧带得到适度牵拉,可增强其韧性;屈蹲负重可促进关节液的渗透,使关节软骨得以濡养,从而加固和润滑腰腿关节。
03改善骨质疏松
抗阻性运动的特点是在一定负重下有效刺激骨骼,从而增加或维持骨量成分。马步属于自身负重运动,可以在锻炼骨骼的同时,加强肌肉力量,双重防治骨质疏松。在阳光下锻炼还能辅助钙的吸收。
肝不好的人,每天白开水泡点它,养肝又护肝,身体越来越健康!
04增强肌肉力量
常做下蹲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尤其是下肢的肌肉力量;两条腿的力量增强了,可有效预防跌倒,走路时您会感到身体轻松,且生命充满活力。人体肌肉如果适度使用,将会更发达,但废弃不用或过度使用就会退化。
05告别难言之隐
尿失禁、尿潴留、小腹冷痛、房事不合等男女生殖、泌尿方面的问题,如果查不出实质性病变,却症状扰人,最宜练练马步,有内壮的效果。蹲马步要求圆裆敛臀、会阴微收、腰脊中正,这样的巧劲儿可刺激和疏通盆底周围的经脉,不动针药就能使弱者变强,挛者变舒。
06濡养一身气血
练过马步的人都有体会,只需蹲上几分钟,便会微微发热、出汗,这就是外静内动运动的效果。因此,练习蹲马步有助脏腑动员和输布气血,濡养全身。而且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扩张微、小动脉血管,减少心脏外周阻力,可以改善微、小动脉血管壁的弹性,有效地降低血压。
07锻炼可以使精神放松
可以暂且抛开烦恼、放下生活的压力、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调节情绪,增加生活乐趣,这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08延缓大脑的衰退
如果腿衰老了,大脑也会随之衰老;腿衰老后人的活动减少,感官接受新信息的机会减少,来自外界的刺激少了,大脑细胞也就不再活跃,人就会变得痴呆起来;下蹲可以加强腿的活动能力,增强和外界接触,不但能够延缓大脑的衰退,而且可以进一步增智开慧。
选种适合自己的
练到100岁
练习蹲马步不仅要勤,还要讲究一个“巧”字,巧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加省力,效果不减,更不会伤害到身体。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种练法。
01高马步练习
两脚开立略比肩宽,两腿微屈膝,像坐在高凳上一般,两手背于身后,舒胸松肩。高马步适合初学者和体弱人群。
02活马步练习
结合缓慢起身和下蹲动作,适合需要腰腿康复的人群。
03大马步练习
两脚开立大约三脚半,大小腿几乎成90度,保持顶平、肩平、腿平,适合熟练人群。
04运动时间与强度
每次运动5~15分钟,一般每日1次或分2~3次进行。如果开始不能一次性坚持,就循序渐进,直到标准。保证运动后心率在120次以内,全身感到舒适最好。
温馨提醒:
在做马步的时候,膝盖一定不要超过脚尖,这样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把身体的重量都集中在膝盖上,伤害膝盖。同时,双肩打开,不要内扣,腰背挺直。
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老年人做下蹲运动时,手应把握住床头、其他扶手或者门框,缓慢而平稳地做,下蹲速度不宜快。
如果练习之初出现肌肉疼痛,请不要放弃,这是由于运动使得肌肉中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在肌肉中积存,从而引起肌肉的酸痛。继续做几次轻微的下蹲运动,等酸性疲劳物质排出体外,身体就会轻松了。最简单的长寿秘法,不靠吃,只需站起来!一分钱不花,有病治病,没病强身,你也试试吧,一定要坚持哦~
现代疑难重症及慢性疾病的克星
——中医扶阳
现代人的诸多病症,包括被现代医学认定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病症,大多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扶阳学派第四代传人彭重善先生在临床中就指出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中医大家李可老先生认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风湿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原因都是由于寒气侵袭、阳气受损造成的,这是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这些病证的客观条件。李可老先生还讲解了相关扶阳学说的运用。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正是造成阳气亏虚、万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而抗菌素、激素的滥用,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使本来阳虚的身体雪上加霜。也有很多亚健康的年轻人在未病倒之前都不以为然。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爆发时,才追悔莫及,病来如山倒时,才会醒悟。
扶阳派医家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证,都主张扶阳,因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救治危重病证,更要重视回阳救逆,因为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治疗各种疑难病症,都强调以“四逆法”收工,因为“阳气虚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扶阳学派重用附子、干姜、桂枝和肉桂等扶阳药物为特色,在临床上扶阳派的医家多能大胆使用此类药,屡起沉疴,让世人折服。
扶阳学派,护阳扶正,见识卓绝,回阳救逆,闻名于世;200年传承,代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