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就怕热,这种体质太难熬!
如今,很多人已经开始感受到暑热的威胁,特别是潮热多雨的天气,更容易让风、热、湿邪一起爆发,引起感冒、头晕、失眠、溃疡等问题……最麻烦的是,不少朋友光顾着消暑,却一不小心损耗了阳气,反而导致疾病!
案例:30岁的张女士平时经常腹泻,手脚常年微凉,但却喜欢喝冷饮、吃海鲜、各种瓜果,一入夏就吃了好多,以致于腹痛不止,出现了肠鸣音。医生诊断她是脾胃虚寒体质,又因为饮食过于寒凉而引发了胃病。
可见夏季消暑避热不能乱来!小编今天就带来了一些“清凉祛火”的好方法,帮助大家健康舒适地度过夏天。
中医认为夏季阳气大盛,是补充阳气的好时机,但同时也是风、热、湿等外邪较多的时期。所以有些体质较弱的人,就会感觉夏天异常难熬。
1阴虚内热型
阴虚体质在夏季受天气影响,会进一步加重内热的问题,变得特别怕热、易上火、易溃疡。同时还有口渴、咽干、咳嗽、面色潮红、手足心热、便秘等症状。
出现阴虚内热时依靠冷饮和空调并不能消除内热,反而容易着凉患病。
2脾胃虚寒型
夏季人体内阳气活跃外散,会固护在体表,对脾胃的保护功能相对弱一些。这时候如果饮食过于寒凉,就会伤及中焦脾阳和胃气。
脾胃虚寒的人容易被寒邪入侵,引起口苦、口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反胃、恶心、腹胀、腹泻等症状。
3气虚痰淤型
气对人体津液有固摄的作用,气虚时人体津液失调,代谢降低,常常易有痰湿淤积。具体表现为身型肥满、四肢浮肿、多痰、多汗、口唇色淡、眼泡微浮、懒动、嗜睡等,喜欢吃甜食和肉食,喝水少。
这种体质就算出汗也多为虚汗,而不是因为炎热,所以不宜多食冷饮。如果不注意补气化湿,容易引起风热感冒、鼻炎、咽炎等疾病。
4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是由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气火过炽所致,是肝脏实热证,常有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耳鸣、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尿短黄、便秘等症状,手掌大鱼际区赤红。
肝火上炎的人在夏季尤其难熬,如果任其发展,容易引发肝病。
我们身上有许多能固阳、温阳的穴位,每天按一按有助于阳气升发,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化解体内的寒湿和血瘀。
补气益气: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宽的位置。平时可以用手指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每次3~5分钟,可以缓解以各种气虚为主的症状。
振奋阳气: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前脚掌正中,左右两块肌肉交汇处,明显有凹陷的位置。每天泡脚时或睡前可以用手按揉涌泉穴,每次3~5分钟。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个穴,肾为生命之本,是阳气的升发之处,所以涌泉是振奋阳气的一个重要穴位。
阳气之源:督脉
位于人体背部正中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全身阳气升发。坚持每晚睡前捶背5~10分钟,或白天让后背晒晒太阳,都可以刺激督脉穴位,吸收阳气补益自身。
彭先生说:
人之所以健康长寿在于这一口阳气运行体内,阳气旺则人体健康、百病不生,自然而然少病痛。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阳气必然旺盛,生命之火也会燃烧的更旺,因此养生、治病——首重扶阳!!
感恩您,阅读完本文,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文章来源网络,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果您觉得从本文中受益了,请点击右上角,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发送给好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何况是法布施,举手之间,造福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