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名医经验】袁长津教授妙用补中益气汤经验

【名医经验】袁长津教授妙用补中益气汤经验

本刊

文/彭素娟,袁长津等 编辑:罗英姣‖来源:

导 读:脾胃是人体元气之本,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其生长和升发,在气机的升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李东垣所创立的补中益气汤被后世医家推崇至极。明代医家张景岳云“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袁长津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学术研究40余年,系全国名老中医,我有幸随老师门诊,发现老师对该方应用甚广,均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仔细思考,因老师善于抓住疾病病机,异病同治,并非常重视药物的剂量及配伍,在中医临床中,袁长津教授常常用此方治疗几大类疾病。

虚人感冒
虚人是体质虚弱者,卫外不固,感受外邪,难以驱邪外出,常缠绵难愈,或反复不已,补中益气汤常用于感冒已愈,体质虚弱者,用以扶助正气,改善体质,基本用药: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5 g,当归10 g,陈皮10 g,升麻6 g,柴胡6~8 g,其中升麻、柴胡不能少,但用量轻,一般6~8 g,用以升提清阳,疏肝理气,常根据季节变化而作加减,潮湿季节加用二妙散化湿;冬季加用附子、肉桂以扶助阳气;夏天暑湿盛行,加用藿香、佩兰化湿消暑;秋天多燥,加用沙参、麦冬以滋阴;兼有头痛或者感发热加羌活;偏寒性的患者加附子、桂枝;偏热性的患者加蒲公英。
疲 劳
疲劳也是现代人多见的症状,常因生活节奏快,喜熬夜等原因造成,经相关检查无器质性疾病。疲劳中医即为精气神不足,表现为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嗜睡,但睡眠不深等症。老师常用补中益气汤,方中除黄芪、白术、党参、甘草培补中土之气外,再加柴胡、升麻,一个疏理肝气,一个升提清阳,气得疏得升后,中焦方可斡旋。另外在升麻和柴胡的用量上,袁教授在不同的疾病中,用量不一样,在清热解毒时升麻和柴胡的用量要大,一般10~15 g,但是在补中益气汤中一般用量较小,一般6 g,有时5 g,只是作为升提清阳辅助用药,但不可或缺。袁师过去常用补中益气汤加仙鹤草治疗疲劳,仙鹤草在民间俗称为“脱力草”,过去一些穷苦百姓在劳作后感疲劳常常用仙鹤草煮红枣吃。现在多用补中益气汤加锁阳,认为锁阳抗疲劳的效果比较好,和当归一同服用可调理肝肾,肝主筋,罢极之本,肾主骨,筋骨萎软就表现出疲劳。另外根据四季变化加用前述药物。
小便频数
初学中医者见小便频数多从热淋论治,投以八正散后收效甚微,老师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小便频数深得辨证论治之精髓,主要针对症见小便频数,每次淋漓不尽,或总有便意却无小便解出,无尿中刺痛、灼热者,如现代医学所言尿道综合征者。老年膀胱括约肌松弛者,伴有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纳少等气虚症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体型比较瘦高,这类患者若是用金匮肾气丸或清热解毒方剂效果不好的时候,常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篇》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中气者,中焦脾胃之气也。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乃气血生化之源,又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二便之正常排泄,赖中气为之转输,中气不足可出现二便异常。偏热的患者可加黄芩、蒲公英,加固涩类药物如仙鹤草、覆盆子、桑螵蛸。
慢性鼻窦炎
鼻窦炎易反复发作,耳鼻喉科医生常予以收缩血管滴鼻液,可起到短期疗效。治标不治本,袁师认为,鼻窦炎患者之所以反复发作,多因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故治疗从体质入手,而选用补中益气汤,多加用辛夷、苍耳子宣通鼻窍,如有黄脓涕,加黄芩、连翘、蒲公英、白芷等清热解毒排脓,疗效甚佳。鼻窦炎,中医称之为鼻渊,易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用一些宣肺开窍清热的药。治疗眉棱骨痛有3味药,羌活、防风、黄芩,本方在《兰室秘藏》名“选奇汤”,治“眉棱骨痛”。这类疾病看似简单,但易反复,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减治疗,往往效果不错,这实际上是中医广义的和法,扶正祛邪,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原则。如果眩晕厉害加天麻,两侧头痛加羌活,眉棱骨痛加白芷,后头痛加羌活、葛根,点巅顶痛加藳本,疼痛若是有呕吐加吴茱萸。笔者在临床用该法治疗一老年性鼻窦炎患者,服用7剂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后稍作加减,续服10剂,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其他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崩漏,如妇女的血崩,可用补中益气汤,大剂量的黄芪,加龟板、黄芩、白芍、阿胶、地榆、仙鹤草。另外如一些顽固性的疾病,如咳嗽,长期不愈者,亦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味,也能收到不错的临床效果。补中益气汤春夏季节应用比较好,顺应自然。在应用的时候应注意黄芪和党参的配伍,在腹饱胀患者应用过程中,可合用平胃散(平胃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姜枣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湿滞脾胃),湿热较重时可加二妙散或者三妙散。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最经典的方剂,其组方内涵的理论依据,用药之精炼及加减运用都充分体现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袁长津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辨证加减得法,广泛运用于各类疾病,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来自核心期刊


凡是被本栏目采录的稿件一律免费发表,并支付200-400元稿酬。稿件内容可以考虑详尽介绍当地中医药针灸的发展概况,尤其突出表达国内与当地中医药在相关政策、立法、临床诊疗、学科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差异。文体不限,内容不限,可自选主题,建议图文并茂。
凡是被肿瘤专题栏目采录的稿件,属国家级课题者给予600元的稿酬,省级课题300元稿酬,将在3-6个月内发表(上述措施综述文章例外)。稿件内容重点报道中医中药在肿瘤预防与治疗中的前沿进展。可包括中药单体或复方抗肿瘤的细胞、分子及免疫等作用机制研究,肿瘤的中医临床研究、诊疗经验、新技术、个案报道等等。
特色栏目可采用官方网站或邮箱投稿(其余栏目只接受官网在线投稿)


邮 箱:

简介

办公
投稿官网: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