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龟八法论治经行头痛的理论探析
灵龟八法别名“奇经纳甲法”和“奇经纳卦法”,是应用九宫八卦理论推演八脉交会穴“开阖”的按日、按时取穴的法则,即运用奇经八脉气血会合理论与九宫八卦学说,取其与奇经相通的奇经八穴,将其归入囊括阴阳五行、数术干支及方位等全息信号的八卦系统,然后按照阴阳八卦的推演变化,作出的一种按时取穴的针刺取穴法则[1]。笔者拟从灵龟八法的理论论治经行头痛,为经行头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灵龟八法治疗经行头痛的机理探讨
经行头痛(月经性偏头痛)症状以偏侧的剧烈头痛为主,亦有牵连额部、颠顶、枕部疼痛[2],与脾土、肾水、肝木相关,其头痛可虚可实,可为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亦可为气滞血瘀、痰浊上扰、肝阳上亢、经行受寒等多种原因,涉及督脉、任脉、手足少阳、手足太阳、手足阳明、足厥阴等多条经脉。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交错互补,可用奇经八脉统摄十二正经。
01奇经八脉之经络调控效应
奇经八脉是十二正经以外的另外一套经脉系统,指督、任、冲、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脉,可统帅和调整十二经脉,在经络系统中,其具有调节气、血的功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冲、任、督、带脉统督约束阴阳之脉,维、跷脉沟通阴阳。明代李时珍指出十二正经的气血荣盛之时,气血会充盈于奇经八脉。窦汉卿特别重视奇经八穴,其在《针经指南》提出奇经八脉乃“针道之要”。八脉交会穴于人体四肢末端,沟通联系正经、奇经两套经脉,可治疗正经及奇经所走行部位的疾病,主治范围更广。周身之穴统于五输原络穴,五输原络穴又统于奇经八穴,明代李梴认为这是奇经八穴精义之所在。
除此之外,奇经八穴之间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且相互渗透(此种联系分别被称为“父母”“夫妻”“男女”“主客”)[3]。《八脉交会穴歌》有云,在心胸与胃部中,公孙、冲脉、内关、阴维相互存在联系;在眼耳部及颈肩部中,申脉、阳跷、后溪、督脉相互存在联系;在耳后、脸部及颈肩部中,临泣、带脉、外关、阳维相互存在联系;在胸部及咽部中,列缺、任脉、照海、阴跷相互存在联系。如此,奇经八穴分成四组,相互沟通,以达一致的主治范围,且在主治范围上更广泛,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诸穴相配有如下特点:上下相配、阴阳相配。上为阳、下为阴,主穴与配穴皆是手足上下阴阳相配。此外配穴之意还有阴经相生,如公孙配内关(公孙为土,属足太阴脾经,其母为火,手厥阴心包经为火,其内关属火,五行相生,上下相配,火可生土)、照海配列缺(照海为水,属足少阴肾经,其母为金,手太阴肺经为金,其列缺为金,五行相生,上下相配,金能生水)。阳经同气相应配穴,如外关配临泣(临泣属足少阳经,外关属手少阳经,两经同为少阳)、申脉配后溪(后溪属手太阳经,申脉属足太阳经,两经同为太阳)[4]。
02九宫八卦之空间全息效应
八卦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个卦,它是古人依据阴阳学说,结合天地之中的自然物象来归纳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般规律。八卦各有方位,左边代表东方,右边代表西方,北方于下,南方于上[5-6]。九宫(中央与八个方位的统称),依照《洛书》之九宫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之序,结合八卦的信息即九宫八卦[5,7]。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重视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表明天、地与人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的每一部分在功能上时刻进行协调,相互补充,是密不可分的。此外,人与自然也是不可分割的。天地自然时刻影响人体,同时,人体亦适应着环境维系着正常的活动,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概括地说,人即天地,天地即人,人与天地均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里包含了两方面:单独一个人为一个整体、人与天地亦属一个整体,九宫八卦囊括天地万物,人体内同样有着九宫八卦。
九宫与八卦相配是恒定的,八脉与八卦相配亦是恒定的,因八穴通于八脉,故八穴与九宫八卦亦存在联系。灵龟八法将八脉交会穴相配于九宫八卦,然后根据八卦干支,通过时间的变化进行计算,以此作为选穴的依据,具体配属关系是:坎一卦配阳跷申脉,坤二、五卦配阴跷照海,震三卦配阳维外关,巽四卦配带脉临泣,乾六卦配冲脉公孙,兑七卦配督脉后溪,艮八卦配阴维内关,离九卦配任脉列缺,其乃九宫与八卦的全息相配相合[8]。
03天干地支之时间气血效应
在中医理论中,天地与人皆为宇宙,正常人体时刻呈现着昼夜交替的生理活动,与天地的昼夜节律相对应。这表明人体受时间的改变而同样有着相对应的昼夜节律变化。《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保命全形论篇》),又指出:“太虚寥廓……统坤元”(《六元正纪大论篇》)。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古人已总结了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人的气化亦随之发生改变,其通过十天干、十二地支总结了现代历法中的相关规律,表明人与四时六气相应。人体的气血在特定的时间内会在相对应的经络表现出气血荣衰,根据阴阳属性可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分成两类。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天干地支是推演灵龟八法的基础,其根据五行生成数、九宫数及干支的阴阳,以之用来推算用穴。
逐日干支代数是指将日干支用数字表示,根据《河图》五行生成数的成数而确定。水火木金土之生数分别为一二三四五,成数分别为六七八九十;天干逢五相合:土为甲己所化、金为乙庚所化、水为丙辛所化、木为丁壬所化、火为戊癸所化;日干支代数应用了五行的成数,天干以其相合所化,地支以其原来的五行相配,是乃十为天干之甲己、地支之辰戌丑未,九为天干之乙庚、地支之申酉,八为天干之丁壬、地支之寅卯,七为天干之戊癸丙辛、地支之巳午亥子[9]。
临时干支代数是指将时辰的干支用数字表示,根据《洛书》九宫数为基础进行推演。《洛书》九宫数是从一到九的九个数,是化生天地间的一切数,天干九数乃甲至壬,地支九数乃子至申,天干逢五相合(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地支逢六必冲(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具体推算是:天干由甲至壬乃九数,甲己相合,地支从子到申是九数,子午相冲,故甲己子午是九数;天干从乙到壬是八数,天干乙庚相合,地支从丑到申是八数,丑未相冲,故乙庚丑未四数是八数;天干从丙到壬是七数,天干丙辛相合,地支从寅到申是七数,寅申相冲,故丙辛寅申是七数;天干从丁到壬是六数,天干丁壬相合,地支从卯到申是六数,卯酉相冲,故丁壬卯酉是六数;天干从戊到壬是五数,天干戊癸相合,地支从辰到申是五数,辰戌相冲,故戊癸辰戌是五数;推算到此,天干已相合完,尚余地支,地支从巳到申是四数,地支巳亥相冲,故巳亥是四数。综上,九为天干之甲己、地支之子午,八为天干之乙庚、地支之丑未,七为天干之丙辛、地支之寅申,六为天干之丁壬、地支之卯酉,五为天干之戊癸、地支之辰戌,四为地支之巳亥[9]。
通过逐日干支及临时干支进行推算演化将时间信息转化成最基础的数字信息,再将天干地支与九宫八卦相整合至奇经八穴当中,再通过开穴推算(阳日除以九、阴日除以六),以使灵龟八法的经络效应及时空效应结合(即人与天地结合)在奇经八穴上表达出来,从而提高疗效[10]。
04奇经八穴本身治疗头痛的效应
八穴皆可治疗头痛。公孙通冲脉,上达头面部,下行至足部,为四海之“血海”,调理十二正经及一身气血,有活血止痛的效果,可治疗逆气上冲之头痛。内关与主一身之里的阴维沟通,可调动阴经的气血,与任脉相沟通,本穴亦属手厥阴经,心神得安,调神止痛。列缺通任脉,由阴维汇聚,气血通畅,通则不痛,可主治头痛、痛经等病症,《医宗金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均有列缺治疗偏头痛的记载。照海与阴跷脉相沟通,属于足少阴,主一身左右之阴,可益阴补肾填精,若阴虚无以制阳,阳气上亢所致头痛,可从阴引阳以止痛。外关与阳维脉相沟通,为手少阳经络穴,可主一身之表,针刺可解外感邪气引起的包括头痛在内的各种疼痛。足临泣可与腹部之带脉相沟通,通过带脉,可加强足厥阴、少阳之间的汇通,刺之可约束诸经,亦可治疗肝经所过之颠顶头痛。后溪与统督人体之阳的督脉相沟通,乃手太阳之输穴,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输主体重节痛),对于头部疼痛尤为适宜。申脉与阳跷脉相沟通,属足太阳,可交通周身阳气,可治疗太阳经或阳跷脉循行的头项强痛[11]。
05奇经八穴结合八卦辨证的效应
天地自然存在九宫八卦,人体内同样有着九宫八卦。离卦属南方,属阳,属火,在人体为头部,可治疗头项的疾病,亦可治疗肝火上炎、心火上炎等火属性明显的疾病,可温阳,亦可清热。而列缺亦可治疗头部疾病,《四总穴歌》有“头项寻列缺”,列缺配离卦,两者相配更验证了其说法,其效更佳。坎卦属北方,属阴,属水,在人体为肾、膀胱、腰等,能养阴补肾、滋阴降火等,可治疗肾、膀胱等脏腑的疾病,亦可治疗水属性明显的疾病,可用于肾水不足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的经行头痛,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肾与膀胱之疾病,经脉循行头部,可治疗头部疾病,与坎卦相配,疗效更佳。震卦、巽卦属木,主肝,主情志,可治疗肝阳上亢的疾病,亦可治疗受情志影响的疾病,如女子经行情绪波动明显引起的头痛,以震卦相配之外关、巽卦相配之足临泣刺之。外关配震卦、足临泣配巽卦,疗效更佳。先天八卦之乾卦属阳,属头部,乾统诸阳,属阳的疾病、头部疾病亦可用乾卦治之。同理,坤卦与乾卦相对应,坤统诸阴,属阴的疾病可用坤卦治之。若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之经行头痛,可以乾坤二卦相配。公孙配乾卦、照海配坤卦,疗效更佳。艮卦为少男,其三爻属阳,初爻、二爻属阴,兑卦正好相反,为少女,其三爻属阴,初爻、二爻属阳,艮卦、兑卦以三爻定男女(阴阳),代表三才之天,合人体上部,两卦相配,阴阳交感,阴平阳秘,可治疗头部疾病;内关配艮卦、后溪配兑卦,疗效更佳。此外,奇经八穴两穴相配亦影响八卦两卦相配,离卦配坤卦、坎卦配兑卦、震卦配巽卦、乾卦配艮卦,两卦相配调节八卦阴阳平衡之力更强。
小 结
人之周身,其气受天地影响,气血循环往复,合周天之数,无疑与天地相合。天地运转规律不仅有九宫八卦,亦有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的变化,亦是天地运转的变化,其时刻影响着人体气血流注情况。不同的时辰,人体气血荣盛程度亦会不同,古人将奇经八脉的气血流注情况提炼出来,以天地之生成数示之,揭示了人体奇经八穴气血荣盛的规律。古人以天干地支揭示天地间时间变化规律,亦以天干地支揭示人体气血流注规律,这恰好为灵龟八法的演算提供了依据,使奇经八穴在灵龟八法的演算下,找到合适的时间点而使疗效更大。奇经八穴借九宫八卦天干地支之势,可扩大治疗范围,提高疗效,在精简用穴的基础上发挥其时空效应。灵龟八法是时间医学中的一部分,其理论体系充分考虑了时空的效应,体现了中医时空观的治疗模式,它是宇宙生物观与天人合一的中医学的具体应用,其中的奇经八穴可在十二个经络中统领和调节气血盈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治疗方法,灵龟八法本身尤适用于痛症及发作性疾病,再加上其中的奇经八穴本身即有很好的治疗头痛的作用,若患者在开穴的时候运用与卦象相关的辨证取穴,其疗效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易荣,冯嘉蕾,汤薇,等.管遵惠教授灵龟八法学术经验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8):7-8.
[2] 李舜伟,李焰生,刘若卓,等.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86.
[3] 张亮.掐指推算“灵龟八法”及其临床应用[C]//甘肃省针灸学会.甘肃省针灸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暨针灸推拿科研思路设计培训班郑氏针法的临床应用培训班论文集,2016:5.
[4] 王继红.浅谈灵龟八法的理论渊源及临床运用[J].新中医,2008,40(2):111-112.
[5] 赵彩娇.从灵龟八法的理论背景及所用穴位浅探其养生保健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428-430.
[6] 魏伯阳.周易参同契集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7] 刘涛,朱建平.“飞腾八法”与“灵龟八法”渊源考[J].天津中医药,2017,34(2):110-112.
[8] 左政,朱勉生,陈春信,等.朱勉生教授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探析[J].中国针灸,2019,39(9):971-975.
[9] 矢建国,赖新生.浅论灵龟八法与王氏飞腾八法之异同[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1):74-75.
[10] 彭意,周亮.解析灵龟八法之时间医学与理论渊源及创新[J].中医药信息,2009,26(6):7-8.
[11] 曾新意,李知行,常燕群.徐氏灵龟八法源流、理论与应用初探[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7):8-9.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曾超楠,樊莉.从灵龟八法论治经行头痛的理论探析[J].,2020,26(12):53-55.作者:曾超楠,樊莉改编自:从灵龟八法论治经行头痛的理论探析文字编辑:罗英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