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中医饮茶

中医饮茶
转自:甜五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yMDI2MTk2Nw==&mid=2247484034&idx=1&sn=f7124b1d99c8d0d1154a23345b304472

中医饮茶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说起喝茶,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中国饮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本草经》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而解”;“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代《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现在饮茶更是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待客修行之道,坐在桌前手捧一杯香茗,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叶片。无需什么理由,煎水煮茶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茶,对于中医来说不仅是杯饮品,还是一味药,是一味能解百毒的药。我们家从小就被教育,喝药不能喝茶,因为茶可以解药性。这点在《神农本草经》也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而解”,因此,茶又在在古代被称为万病之药。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论点;宋代食疗专著林洪的《山家清供》,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茶属本草,在自然本草类著作中被收载。但如今中国地大物博,茶的种类,品种也各不相同,所以作用也不尽相同。产于安徽者曰松萝,主要作用“化食”;产于浙江绍兴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于福建者曰建茶,专于“止瘴”;产于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于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
中医说到四季喝茶,也大有讲究,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炎热的夏季。四季如何选择饮茶也是一门学问。花茶种类繁多,总体性温,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作用,而春季,春气春气通肝,适当饮用花茶可以舒肝泄风、发散提升,美美的泡一杯,可以看到花瓣在杯底舒展开来,浪漫又清新,令人心神愉悦。绿茶性寒,可以清热、解暑、利尿、止渴。而夏季,夏气通心,适当饮用可以益气生津、清暑化湿,因此绿茶适合夏季饮用。乌龙茶性平,具有滋阴润肺、化湿的作用。而秋季,秋气通肺,适当饮用养阴润肺、生津化燥。所以,秋季可以饮用乌龙茶。红茶性温,具有温热、散寒、滋补的作用,适合冬季饮用。而冬季,冬气通肾,适当饮用可以温热助阳。
/
the 24 Solar Terms
SUMMER
SLIGHT HEAT
如今夏日炎炎,我来推荐几款我最喜欢的茶吧。金银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明目、疏散风热之功效。金银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
菊花茶,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菊花茶“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荷叶茶,又称"荷钱茶",源自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清朝状元陈沆,明朝宰相姚阁老的故里望天湖。相传嘉庆年间陈沆进京上任就携带了一点家乡特产荷叶茶。“荷叶减肥,令人瘦劣”,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荷叶茶能够润肠通便、排毒降脂,消暑生津止渴。夏季又正好是荷叶荷花茂盛生长的季节,将荷叶采来当茶来喝正正好。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