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霜降

霜降

#霜降#中医#中医普及与发展#体悟中医#养生

霜降
Mid-AutumnFestival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代: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今天是2021年10月23日,农历9月18日,也是24节气中第18个节气霜降,太阳到达了黄经210度。霜降,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的“霜”有初霜的意思,是指秋季出现的第一次早霜,说明冬天之门也向我们敞开了。
大家也很容易就觉察到这几天,天已经渐渐有点冷了,毛衣,秋衣秋裤也开始穿身上了。按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所以“霜降”,就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已经凝结成霜。所以不要再拿春捂秋冻来说事了,要多添衣被,注意早晚防寒。古人将霜降也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就是说,霜降之后,豺狼这类动物,开始捕获动物,来为过冬储备食物。在古代,人也一样,天气开始变冷,那时候也没有空调、暖气,所以猎户们也开始进山捕获猎物,储备冬天的食物,利用动物的皮毛来抵御冬天的寒冷,所以古代也有“秋猎”之说。

/
the 24 Solar Terms
SUMMER
SLIGHT HEAT
二候草木开始枯黄脱落,“霜降杀百草”,“风刀霜剑严相逼”,秋天的寒是带有一股肃杀之气的,严霜打过的植物,生机全无,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人活天地间,人也一样,这几天秋燥特别明显,燥易伤津,所以会出现皮肤缺水,干燥,瘙痒,白色皮屑,细纹,鱼鳞病等渐渐变多,所以要及时保湿补水。有的人喝了水之后,依然感觉自己口干舌燥,好像喝多少水都不解渴,是因为身体内的热没有清掉,可以吃一些清热滋阴养阴的食物,如鸭子,鸭汤,石斛,麦冬,玉竹等。到了三候,许多选择冬眠来越冬的小动物,小虫子也全在洞中开始不动不食,低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我们虽不用冬眠,但也要与天地同步,早睡早起。
民间谚语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这是因为只有在深秋季节将身体的气血阴阳调整好,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冬季饮食的精华,养护人体阳气和气血津液。所以霜降也是一个进补的好时机,古人一般秋补吃点羊肉也吃兔肉,栗子等,给身上“贴好秋膘”才能对抗秋天的严寒。因为我们现代有暖气、空调,所以也不宜吃得太过量,适当补补就可以了。燥易伤肺,脾土生肺金,所以在饮食调养方面,可以多吃点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民间有在霜降时节赏菊花、吃柿子、蹬高远眺、饮桂花酿等风俗。所以可以趁着天还未寒,找个晴朗得天气,三五好友一起登高望远,看红叶,赏菊花。上次许帅老师讲五运六气也说过,重阳节后天门大开,宜登高望远,感受天地之气。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