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立夏过后,暑气+湿气十分难受?中医解暑有妙法!

立夏过后,暑气+湿气十分难受?中医解暑有妙法!

立夏过后,夏季正式开始。当大雨过后,暑气郁郁蒸蒸,伴随大量湿气,让人感觉十分难受。如果不加干预,可能会导致中暑、生病。

中暑是什么
所谓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一般而言,中暑起初会出现疲惫无力、头昏眼花、心悸出汗和口渴等症状。继而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更有甚者,可能会肌肉抽搐、伏地晕倒。

中暑怎么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轻度中暑症状,要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然后用湿毛巾在患者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降温。经过1~2小时的休息就,患者可能会慢慢恢复。如果症状没有改善,要立即送患者就医。

中医怎么治疗
不过,有权威报告发现,在使用奥美拉唑这类药物的患者中,有70%是不符合临床用药指征的。在咱们国家,这个比例还可能会更大一些。关键原因在于许多人对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认识不足。
中医认为,暑热之邪多以燥热合湿侵袭人体,临床用药以补气、清热、驱暑为原则。
1、食欲不振、容易腹胀
方名:砂姜陈皮阳
材料:淮山25克、藿香10克、白术15克、陈皮3克、生姜4片、砂仁10克、茯苓20克、木香5克。
制法:所有药材放入煲内,加水5碗,煲半小时,即可饮用。
2、头重身重、疲倦乏力
名称:荷叶3豆汤
材料:赤小豆20克、生薏米20克、熟薏米10克、扁豆15克、荷叶3片、莲蓬1个丶车前子5克、莲子20克。
制法:所有药材加入煲内,加水10碗,煲50分钟,分2~3次饮用。
3、暑热头痛、眼睛昏花
方名:银菊茶
材料:菊花30克、桑叶15克、银花10克、鸡蛋花15克、木棉花20克。
制法:所有药材放入煲内,加水9碗,煲1小时,即可饮用。
4、酷暑闷热、心神不安
方名:薄菏除烦饮
材料:薄荷15克、西瓜翠衣15克、绿豆30克、茯苓10克、灯心草2克、竹叶3克。
制法:所有药材放入煲内,加水7碗,煲半小时,即可饮用。
5、胃火上炎、口舌生疮、牙肉肿痛
方名:金翘消疮茶
材料:金银花、连翘、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地黄、土茯苓、玄参、生甘草5克。
制法:所有药材放入煲内,加水10碗,煲半小时,即可饮用。
6、燥热火郁、大便秘结、肛门酷热
方名:大黄通便方
材料:大黄30克、黄连10克、肉从蓉20克、决明子15克、川朴10克、枳实5克、麻子仁10克。
制法:所有药材放入煲内,加水4碗,煲半小时,即可饮用。
7、暑热伤肺、气喘咳嗽、少痰/或无痰
方名:二参汤
材料:太子参10克、党参15克、五味子5克、南杏12克、北杏3克、桔梗20克。
制法:所有药材放入煲内,加水10碗,煲1小时,即可饮用。
8、暑热伤津、口干咽燥、烦喝多饮
方名:山楂生津汤
材料:山楂30克、乌梅20克、桂花5克、麦冬10克、五味子2克。
制法:所有药材放入煲内,加水5碗,煲45分钟。即可饮用。

饮食需要注意这些
夏天饮食要选择清淡生津的食物,中医认为粥水是最佳选择。粥水有利养护脾胃,强身健康,对夏天保健养生有关键作用。适当加入其它食材,除增添风味外,还有养生保健效果。
参考《本草纲目》的一些粥方,包括莲子粉粥、菜粥、芹菜粥、松子仁粥、生姜粥、茴香粥、胡椒粥、茱萸粥、辣米粥、竹叶汤粥、羊汁粥、鸡汁粥、牛乳粥等。
另外,可吃一些清热消暑、生津补气的蔬果缓解暑热。例如西瓜、南瓜、菠萝、西红柿、丝瓜、茄子、苦瓜和青瓜等。然而,这类清热食物都偏寒凉,容易造成体内寒与湿互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因些食用要适可而止,不宜过量。

除了吃,这些都该注意到
1、避免久卧空调房:空调容易产生湿气,令人感到十分疲倦。
2、忌过劳: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令汗流狭背,耗伤阴津,导致身体脱水。
3、多穿透气衣物:选择浅色、单薄的衣服,令热量可以散失,身体更凉快。
4、多运动:夏天避免做一些剧烈运动,适宜透过快步走或太极拳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如果怕流汗,也可以选择水上的运动。
5、保持开朗:乐观心态,忌心烦意乱。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