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全国大检查开始!有卖避孕套、医用口罩等医疗器械的药店要注意了!

全国大检查开始!有卖避孕套、医用口罩等医疗器械的药店要注意了!

3月26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店里有医用口罩、避孕套、贴敷类医疗器械的药店人,一定要注意了!

《通知》讲了什么?
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59.3万家。换言之,接下来有接近60万家企业面临大检查。搞清楚《通知》的要求,非常重要。
《通知》明确,要从4个方面入手:
其一是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其二是治理责任全面落实,各项责任落实到人。其三是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其四是质量保障全面加强。
同时,《通知》指出,要积极创新检查模式,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可以采取交叉检查、联合检查、委托检查、“互联管+监管”等多种形式排查治理,以跟踪检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组织对重点企业“回头看”。

药店:重点查医用口罩、避孕套
至于排查治理的重点,《通知》明确了9个方向,其中与药店关联性最大的有3方面:
1、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
《通知》要求,重点排查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呼吸机、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和红外体温计等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特别是应急审批投产、跨界转产的企业,以及产品质量不合格、质量体系有缺陷等企业。
2、网络销售医疗器械
《通知》要求,持续“清网行动”,重点排查疫情防控医疗器械、投诉举报和舆情关注较为集中的医疗器械,以及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履行法定义务情况。
重点关注:产品说明书、标签是否与经注册的内容一致。是否按照经注册的产品适用范围和预期用途进行销售。是否存在产品销售时对产品断言功效,虚假宣传等行为。
药品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对网络销售企业监督检查每两年不少于一次。
3、投诉举报频发的产品和企业
《通知》要求,聚焦注射用透明质酸钠、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射频皮肤热疗仪、射频超声溶脂仪、面部射频美容仪、人工鼻梁植入体、避孕套、脊柱矫形器、青少年近视矫正眼视光医疗器械、贴敷类医疗器械,以及以“械字号面膜”名义进行销售的医用冷敷帖、以“械字号牙膏”名义进行销售的冷敷凝胶、牙齿脱敏剂等医疗器械,全面梳理投诉举报情况。
对已完成调查处置的企业,必要时跟踪排查,确保调查处置措施落实到位。对尚未完成调查处置的问题线索,及时调查,确保一查到底、查实查清,切实排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药店人一定要认真对待!
药店经营的医疗器械也不少,尤其是二类医疗器械,涉及:
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电子血压脉搏仪、紫外治疗仪、红外治疗仪、磁疗贴、超声理疗仪、电子针疗仪、艾灸仪、电子灸治疗仪、电动拔罐器、罐疗仪、穴位磁疗贴、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医用棉签、医用口罩、医用无菌纱布、创面敷贴类(透气敷贴、防水敷贴)、无菌创口贴、一次性使用创口贴、急救止血绷带、疤痕修复贴、疤痕软膏、生理性海水鼻腔清洗液、医用护眼贴、止鼾器、通气鼻贴、血糖试纸、妊娠诊断试纸(早早孕检测试纸)、排卵检测试纸、避孕套等众多产品。也就是说,有经营这些产品的药店,都要接受检查。
值得药店人注意的是,《通知》强调了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对自查不到位、整改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药品监管部门要约谈企业法定代表人,约谈结果向社会公布。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的,依法严肃查处,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强化行刑衔接、行纪衔接。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