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牙周炎反复?这4种病因+6种常用联合用药方案快收下!
一年四季中相对来说冬季的蔬菜品种单调些,这个时候有的人容易牙龈出血。有些顾客简单认为就是蔬菜吃的少。其实引起牙龈出血还有多种原因。
西医的观点
引起牙龈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牙周炎,常表现为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口臭,需要到口腔科进行定期的牙周治疗。还有一种原因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如果有血液疾病,比如说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也会引起牙龈出血。还有一种情况是高血压、糖尿病也会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
中医观点
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足阳明胃经循于上龈,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循于下龈,入下齿中。从中医角度来说,牙龈出血,多由胃热或阴虚以及脾虚等引起。
01
胃肠实火型
症状:过食辛辣之物,胃肠积热,血色鲜红,量多或如泉涌,牙龈肿痛,口渴引饮,大便秘结,脉洪数。
治法:清胃泻火。
常用方剂:清胃散。中成药如栀子金花丸、三黄片、清热养阴丸等。
特色:(1)清胃散是由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人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故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则伤及血络,则见牙宜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
(2)栀子金花丸:治疗胃火过盛导致的便秘、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出血等。
(3)三黄片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本品具有促进胃肠运动、抗炎、抑菌的作用。
✔联合用药:(1)清胃散+头孢拉定优势:治疗牙周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副作用少,龈沟出血指数降低。
(2)三黄片+糠甾醇片优势:糠甾醇片系米糠油中提取的不皂化物,主要作用于牙周病引起的牙龈出血、牙周脓肿等病症。
02
胃中虚火型
症状:多因胃阴素虚,虚火浮动,上行于齿龈,口干渴而饮水不多,胃火上升,出现口臭,牙龈肿痛,牙龈出血。
治法:滋阴清胃火。
常用中成药:大补阴丸、五福化毒丸等。
特色:(1)大补阴丸的成份为知母、黄柏、龟甲、猪脊髓、熟地黄等,可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培本清源,使真阴得养,虚火内清,适用于阴虚火旺的患者。
(2)五福化毒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用于血热毒盛,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痄腮。
✔联合用药:(1)大补阴丸+三七粉优势:滋阴清火的同时止血,口服加外用。
(2)五福化毒丸+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优势: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用于牙龈炎、冠周炎、口腔黏膜炎等引致的牙龈出血、牙周脓肿、口腔黏膜溃疡等的辅助治疗。两者联合用药,口服加外用,标本兼治。
03
肾虚火旺型
症状:多见于肾阴素亏 ,或病后肾阴不足者,与牙齿松动并见,兼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等肾阴不足症状,脉细数。
治法:滋肾阴降相火。
常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
特色:知柏地黄丸可用于肾阴虚损、阴虚火旺引起口干咽痛,牙龈出血等症状。
✔联合用药:知柏地黄丸+维生素C。优势:维生素C本身就能治疗牙龈出血,坚固结缔组织,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防止牙龈出血。两者联合用药,适用于肾虚火旺引起的牙龈出血。
04
脾不统血型
症状: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损伤脾胃,血色潮红,且伴有少量的皮下出血点或紫斑,兼有脾气不足症状,四肢乏力,气短懒言面色白、脉弱等。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
特色: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具有改善中枢神经功能、促进造血、增强免疫等作用。
✔联合用药:归脾丸+丁硼乳膏优势:丁硼乳膏用于急慢性牙龈炎、口腔炎等引起的牙痛、牙龈出血、肿痛、溃疡、溢肿等症状。两者联合用药,治疗脾不统血型牙龈出血。
温馨提示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牙龈出血,都应该适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生活作息有规律。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end
【问题百科】
门店管理+病症+用药疑惑
运营专家、慢病专家、执业药师来回答
工作烦恼+感受+心里话总有人听点击原文链接倾诉心声寻找答案......
☞策划制作首发于:药店人(ID:yaodianren520)
作者:李思博(执业药师)编辑:小珠桃子 | 监制:Ryan 封面图来源: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