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嘴干眼干鼻子干皮肤干?证型、方剂、药膳学起来!

嘴干眼干鼻子干皮肤干?证型、方剂、药膳学起来!

气温下降,天气逐渐干燥,如果燥气太过,人体就会不适应。这就需要药店人运用专业知识,为顾客解决嘴干眼干鼻子干皮肤干的难题。

什么是燥气
中医认为,燥气是“六气”之一是风寒暑湿燥火(热)中的一种,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从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4个节气,皆为燥气当令,其气清肃,气候干燥,水分匮乏,人就容易犯燥病。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秋天才干燥,其他季节也会有。

燥气有什么影响
1、口干舌燥:会到影响人们咀嚼,吞咽干燥食物困难,甚至讲话也会不爽利,食不知味、食量少,这都是胃阴不足的表现。
2、鼻腔不适: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如果特别干燥,甚至会流鼻血。
3、皮肤干燥:天气干燥,会导致皮肤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人们会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很多孩子甚至会患上唇炎。
4、毛发干燥:天气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
5、眼干:自觉无泪或泪液减少,眼部有砂砾摩擦感,反复发生角膜结膜炎,目赤。甚至眼球干燥如橡皮,失去光泽,角膜混浊,视力模糊,眼睑粘连。
6、便秘:天气干燥导致体内水分过度蒸发,不少人会出现大便干结。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像鼻炎、哮喘、老慢支等,一到天气干燥就特别难熬。

燥有什么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人体内会逐渐形成凉燥和温燥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般而言,秋分过后,患的是凉燥。
1、凉燥
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同时伴有津液不足、干燥的现象。比如,鼻腔里特别干,甚至会有流鼻血。有的患者是有鼻涕,但非常清稀。
如果还有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皮肤干燥、舌苔薄白而干等症,就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推荐方剂:杏苏散
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杏仁各9g,苦桔梗、枳壳、橘皮各6g,甘草3g,大枣3枚。
推荐食疗:瓜子芝麻糊
白芷60克、当归60克、川芎60克、甜瓜子60克、炙甘草60克、松子仁30克、糯米150克、黑芝麻500克。白芷、当归、川芎、甘草四味药浸泡、煎煮、滤汁。用药汁充分浸泡甜瓜子、糯米、松子仁;再浸泡、晒干,直至药汁用完。将甜瓜子、糯米、松子仁加上黑芝麻一起炒香,研为细末。一日2次,每服30克,沸水冲糊食用。
2、温燥
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或者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表证偏风热,津亏较重,甚至化热伤络,胸痛咯血,舌红苔黄,脉细数。
推荐食疗:五汁饮
梨200g,莲藕100g,马蹄100g,鲜芦根20g,鲜麦冬20g。鲜芦根洗净,梨去皮、核,马蹄去皮,鲜藕去节,鲜麦冬切碎或剪碎,待用。以洁净的纱布或榨汁机绞挤取汁,冷饮或温饮,每日数次,总量100mL即可,儿童用量减半。可以用蜂蜜或者黄冰糖调味。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end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