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 便秘之痛何解 唯有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欢迎订阅
【问】:孩子刚开始大便的时候头有些干,有的时候是一球一球的,这算便秘吗?我该怎么给他调?
关于便秘, 我特地录制了音频,以便大家更方便更多内容, 欢迎收听!
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隔时较久(大于2天),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的情况。
孩子发生便秘的原因很多,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家长喂养不当
给孩子进食大量的蛋白质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或者补充大量蛋白粉,而较少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谷类食品;
过量补充钙剂。使得大便中含有大量的不能溶解的钙皂,也会造成便秘。
食品中膳食纤维过少。少吃或不吃蔬菜和水果,又或者用水果代替蔬菜,使得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减少,也会发生便秘。
有的孩子食物过于精细,尤其是1岁以后的孩子还吃泥状食品或者细碎的食品也会造成便秘。
吃配方奶粉的孩子,家长将配方奶粉冲调的浓度过高,造成肠道渗透压高,又不及时补充水分(正常应该2次奶之间喂一次水),造成大便干燥。
提前喂食鲜牛奶。鲜牛奶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高、分子大,其中酪蛋白所占比例高达80%,与胃酸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酪合物,引起大便干燥。
生活环境不稳定。
孩子经常换生活环境或生活不稳定,使他的生活不规律,很难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生活习惯没培养好。
孩子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难以形成或者不能形成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而引起便秘。另外,孩子因为贪玩憋住大便,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
药物原因。
长时间使用泻药、补铁药、抗惊厥药、利尿药、抗胆能药、抗酸药物,会使肠蠕动减少而致便秘。
疾病原因。
一些疾病造成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导致便秘,如佝偻病、呆小症、皮肌炎、先天性肌无力等。交感功能失调也会造成腹部肌肉无力或者麻痹而引起便秘。
心理因素。
突然环境或生活习惯改变、受到意外精神刺激、去陌生的地方、初去幼儿园、换保姆或看护人等产生的紧张焦虑等,都可以造成便秘。
如何预防便秘
(1)尽量保证孩子生活的规律,逐渐训练和培养孩子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重点介绍)。
(2)多做户外运动。
(3)每天直接饮白开水600毫升~1000毫升。
(4)保证每天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5)适当地添加粗粮,食物不要过度精细。
(6)避免高蛋白饮食,3岁前最好吃配方奶,不要过早吃鲜牛奶。
训练孩子定时大便
1岁左右的幼儿常常因为贪玩而忽略排大便,使粪便在大肠中停留过久,大便水分被吸收而变得干硬,结果不易排出,这也是产生便秘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及早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养成早晨定时大便的习惯很重要。必须说明的是,孩子对排便的自控意识要比排尿的自控意识形成得早一些。
孩子7个月以后,已经学会了独立坐并坐得比较稳了。一般孩子在大便前是有表现的,可能突然出现眼周围发红、眼神发呆、身体扭动、嘴角向两侧撇着使劲,甚至放几个臭屁。这时就可以练习孩子坐盆排便,大人可在一边扶着他。一旦孩子解出大便,一定要亲亲他,让孩子逐渐知道这样排便爸爸妈妈喜欢,自己也舒服。以后每天家长都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把孩子放在便盆上解大便,并用语言和表情向孩子示意向下使劲排便,几周之后,孩子一坐在便盆上,他的神经系统就会产生条件反射,促使他向下用力排便,这样就养成了每天坐盆大便的好习惯。1岁以后再逐渐训练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要大便。这样的训练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家长要有耐心。如果训练得当,孩子在2岁左右就可以完成如厕训练了。
尽量把排便的时间安排在早晨,每次坐盆的时间把握在5分钟左右,不要时间太长,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1岁以后,可以买一个小马桶圈放在成人的大马桶圈上,训练孩子坐马桶大便。如果家长训练得好,饮食没有特殊变化,孩子都会在固定时间内大便的。一般来说,孩子在2~2.5岁才能够很好地控制大小便。
本周赠书活动开始(3/7-3/8)。
希望感兴趣的爸爸妈妈踊跃参加。感谢大家!参与要求在此文章下点赞并留言,分享你对此篇文章的感受,留言入选前二十位即可获赠绘本。中奖名单将于下周公布在文章内,请各位爸妈留意。
赠书开始
赠书内容简介
赠送一本2岁以上的孩子阅读的绘本“当心,蛀牙军团来啦”。这本书告诉小朋友爱吃甜食又不爱刷牙的坏习惯,造成口腔内蛀牙的细菌由于宝宝享受美食的同时,蛀牙军团来在你的口腔里也不断与你共享美食,不断繁殖。最后形成了蛀牙还要去医生那里治疗。因此少吃甜食,认真刷牙才能不让蛀牙军团再次来访并驻扎下来,再次破坏牙齿了。此绘本使用孩子易懂的语言,会让孩子接受教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