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间孩子睡觉时可以使用夜灯吗?(爸妈必读)
欢迎
夜间孩子睡觉时可以使用夜灯吗?
最近有关孩子夜间睡觉该不该使用夜灯在微博上引起了争论,有的人士说,孩子夜间睡觉可以使用夜灯,对孩子危害不大,而且方便照顾宝宝。但是眼科专业医生(@眼科小超人老梁)认为孩子夜间睡觉最好不要使用夜灯,并且引证了国外最近研究的文章来证实这个观点。如果非要使用的话,最好使用红色灯光的夜灯。如果单纯为了夜间照顾孩子方便,除了使用红色夜灯外还可以拉开窗帘借用月光。
为什么呢?眼科医生认为,夜灯对婴幼儿的负面影响,不是只看亮度,重点是看其光谱。夜灯大部分是蓝光的夜灯,也有白光和红光。蓝光是一种波长为400-520 nm的光,易穿过晶状体被黄斑色素吸收,从而对视网膜造成损害。最近研究表明:夜灯的蓝光还会作用于大脑的松果体,抑制褪黑素分泌;褪黑素减少对孩子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同时蓝光还可以作用于大脑的海马区域,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记忆,长久下去可能带来抑郁,这是因为海马是大脑的负责记忆或情感区域。
人体中褪黑素的生理作用目前还未完全明了,但在揭示其催眠作用、降体温特性、矫正体内生物钟异常、保护心血管系统以及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此外,褪黑素还参与调节人体的生殖功能。在刚出生的婴儿体内分泌少量的褪黑素,3月龄时分泌量开始增加,并呈现较明显的昼夜规律,3~5岁幼儿的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最高,其分泌的高峰是在夜间10点到凌晨2、3点之间。
在眼科专家引证的文章说,老人在睡眠中期和末期,照射1小时灯光,通过眼睑的灯光分别可以抑制45%和56%的褪黑素分泌。他们又测试了通过闭合眼睑皮肤的蓝光(参数2秒闪光,111 W/m2,波长≈ 480 nm),发现蓝光通过眼睑皮肤一样可以显著推迟人类昼夜节律周期和显著抑制夜间褪黑素分泌。人类的眼睑有两层脂肪垫,可以透过一部分蓝光,而婴幼儿眼睑的脂肪博,更容易透过蓝光,所以蓝光的夜灯对婴幼儿的危害也最大。
科学家们通过对仓鼠实验还发现:蓝色灯光对情绪的负面影响最大,紧接着是白色灯光。相比蓝光或白光照明,在夜间暴露于红色灯光照明下的仓鼠有最轻的抑郁样症状和大脑相应区域的改变。当然,夜间全黑环境里的仓鼠没有抑郁症状。
同时提醒大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通常使用LED照明,它们发出的蓝光可能抑制人体制造帮助人们入睡的褪黑素。而橙色光线的效果可能与蓝色光更相反。所以宝宝睡觉时,屋里不要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
不管网上如何辩论,为了慎重起见,我建议孩子夜间睡觉的时候还是不要使用小夜灯为好,因为我们的孩子不是哪种理论的实验品,尽量减少风险,让孩子健康成长。如果你觉得照顾孩子不方便,需要使用时建议开启红光的小夜灯,或者就是拉开窗帘借助月光照料孩子。
版权声明:
本文为《》独家稿件,转载须取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任何形式未经授权的转载或改编,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新朋友请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