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羊肉别乱吃,咱爹爹都吃吐血了
爹爹连吃3天羊肉险丢命
事件回顾:
63岁的王爹爹3年前查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长期服用利尿药物维持病情,但形体逐渐消瘦,并不时出现乏力头晕、耳鸣失眠等不适。王爹爹的家属觉得他长期患病,年老体虚,加上冬季天气寒冷,更需要加强食补。
上周, 王爹爹家属在网上找来一份补身秘方:花椒炒羊肉,王爹爹在家连吃了三天羊肉,三天前,王爹爹突然感觉口干、不停地喝水还是觉得全身燥热,第二天晚上,他坐在沙发上突然吐血,家属立即将他送到医院急救。入院后,王爹爹意识丧失,血压微弱,面色苍白,出现重度贫血,如再拖延则有生命危险。医生通过抗休克、止血、输血等抢救后,今日转危为安。
美味的羊肉,竟也不能瞎吃?
从中医角度来看,羊肉性热,可以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开胃健脾,但是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来说,吃羊肉如同“火上浇油”,不但令病情加重,甚至还会出现“迫血妄行”导致吐血,所以阴虚火旺体质的人不能吃羊肉。肝病患者应多吃蔬菜水果,肉类则选择瘦肉和草鱼、胖头鱼等,不要吃腊肉和熏肉。
三类人群不宜进补
一、脾胃虚弱者慎补
脾虚、肠胃不好的人,对食物的吸收消化本来就不好,如果再吃些滋腻、厚重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脾胃运作失常,影响消化、吸收。
二、肾功能不全者慎补
肾功能不全的人进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后,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肾脏不能及时处理蛋白质分解物,又容易引起水肿、高氮质血症以及严重的尿毒症。
三、幼儿不宜进补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但各脏器的功能是尚未完善的,如果盲目进补,不但对孩子没有益处,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视频来源于网络】
冬季进补吃些啥?
1、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2、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3、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请点个赞~
或转发给朋友们,
也许您身边的家人朋友正好需要~
END
猛戳“”健康商城5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