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夏季血压降了,这并非是病好的表现

夏季血压降了,这并非是"病好"的表现

相信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夏天的时候高血压会「好转」。

一般情况下,由于夏天气温较高,血管相对扩张,血压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血压降低,药不能停

到了夏天,血压会下降,有的甚至变成正常或者偏低,因此有的高血压患者“久病成良医”,每逢夏季就停止服用降压药。

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妥。因为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不同,他们的血压波动对环境温度适应能力差,在32℃以上的高温环境,体温的调节主要靠皮肤扩张、大量的汗液蒸发来散热,使皮肤下的血液循环量比平常高出3~4倍,在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下,有时候血压很容易升高,这就增加了脑溢血的可能性。

停药并发症,比高血压更严重

血管在突然撤除降压药后,会反弹性地收缩,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加重血管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中风、心绞痛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此外,也可能发生血黏度增加,最后形成血栓等,其危险程度,比冬季更为厉害。自行停药或减药不久后,血压反弹升高,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波动极易引起心、脑、肾等方面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即使夏天血压有所降低,也不主张盲目自行停药。

天热,如何稳定血压

要维持比较理想的血压状态,除了规律测压和必要的调整药物外,离不开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夏天血压波动大,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良好的睡眠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压在一天中也是波动变化的,早上和傍晚血压较高,中午稍低,夜间睡眠时最低。保持血压的这种昼夜变化规律,有助于心脑血管的保护。夏季气候炎热,高血压患者若夜间入睡较晚,早晨起床又比较早,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会导致夜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增大,会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同样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可适当午睡1小时,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

2、多饮水,防脱水

在夏天高温环境里人体的水分排出量可达到约3300毫升,大运动量锻炼时体内排出水分则高达约6600毫升。因此,要达到体内的水平衡,就要根据排泄量调整饮水量。

应该养成口渴前就饮水的习惯:
(1)经常少量多次饮水,而不是一次大量饮水;
(2)运动前后称体重,每丢失体重0.5千克,就要补充2~3杯水;
(3)尿色深时多饮水;
(4)睡眠时也会丢失水分,睡前醒后饮用一杯水。

3. 适宜的室温

高温容易导致中暑。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人,身体对热的感受不敏感,室温很高时也不觉得热,不注意降温,很容易发生没有征兆的血压波动,甚至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有些年轻人喜欢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和室外是冰火两重天,这种情况也容易引起血管的收缩/舒张,导致血压波动或意外。

4.不吃冰凉食物

大量进食冰凉食物,不仅会导致胃部血管收缩,造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还会使全身小血管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严重者还可能发生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甚至心绞痛发作。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天一定要合理饮食,切忌贪凉。当觉得又热又渴时,最好将冰镇饮料或水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再饮用,或采用小口慢饮的方式,以免引起血压骤升。

5.不要洗冷水澡‍

夏季洗冷水澡容易使全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对高血压患者很不利。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宜用温水洗澡。若外出回家,要休息一段时间,补充一些水分,再洗澡,以免因血压波动而发生意外。

6.注意控制摄盐

一到夏天,出汗就会增加,体内的盐分也会随汗液大量流失,所以夏天通常会比平时多摄入一些盐分,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此外,夏季人们味觉功能有所减退,常常是食而无味,再加上暑热难熬,食欲下降,总喜欢吃味重而浓的东西来增强食欲,无意中摄入了较多的钠盐,而钠盐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多监测血压,一旦有明显的升高要及时就医。

牢记夏季血压多变的规律,不要放松对血压的监测观察。

应每3~5天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1周。
如果发现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应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按医生意见采取措施。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bjhaoyaoshi

5元无门槛优惠券,点击""领取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