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阿尔茨海默症:你在我面前,我却忘了你的名字
近日,导演赵青,将镜头对准了自己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叔婆,和尽力想照顾好她的叔公。这部电影不仅是他叔公叔婆的故事,也是让逐渐老去的每一个人去认识阿尔茨海默病的载体。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来说是不可逆的,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病情的发展要经历两至三个过程,所以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至关重要。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判断,常见的检查手段有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摩卡量表,通过一些认知逻辑思维的考题进行初步判断,最后加上影像学等检查确认患病原因和分期。另外,专业医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和游戏来判断测试者是否有患病前兆。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
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
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8~12年)
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据报道,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44亿人,其中65岁以上每20人就有1人患老年痴呆,近1000万的患病人群,占世界患病总人数的1/4。而真正在接受正规治疗的,还不到20%。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病的十大危险信号
记忆力日渐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
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如:胜任日常家务,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语言表达出现困难。如: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感到混淆。如: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自己在哪个省份;
判断力日渐减退。如: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
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如: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如:将熨斗放进洗衣机;
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较前显得异常。如: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
性格出现转变。如:可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失去做事的主动性。如:终日消磨时日,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
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保护好大脑:防止脑外伤、感染或中毒;忌烟酒;保持情绪平稳、心理健康;改善工作居住环境。
养育好大脑:营养要均衡;均衡摄入糖和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吃鱼、蛋和豆制品;适量运动(有氧运动);睡眠充足;多摄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E、B胡萝卜素等。
利用好大脑(勤用脑):多与人沟通、交流;多进行脑力活动阅读、写作、练字、下棋;增强记忆思维能力:多看轻松愉快的喜剧;经常放松自己、劳逸结合;注意词汇的积累;训练大脑的创造力:想象诗词的意境;让音乐图像化;虚构一段故事;观察生活中的人。
有任何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问题
可以点击“”
获取医生24小时在线免费问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