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科普丨职场妈妈,这些母乳喂养知识你知道么?

科普丨职场妈妈,这些母乳喂养知识你知道么?

1
小A的宝宝近4个月了,一直是母乳喂养,宝宝长得结实、可爱。可是最近小A很苦恼,因为工作关系,要被派驻国外一年,工作和宝宝对于她来说都很重要,没有工作,怎么保障宝宝的衣食无忧?

2
小D也是类似的苦恼。产假马上就要休完了,单位离家的距离不近,根本无法按时回家喂奶。可是宝宝也才4个多月,小D那么辛苦才坚持下来的母乳喂养,不想让距离成为切断母乳的障碍。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这两位妈妈的问题,也是大部分哺乳期女性所面临的问题。

针对小A的情况,王靖认为,妈妈被派驻国外一年,宝宝当然可以跟着一起去了,宝宝就是妈妈的随身行李。小A还可以采取以下一系列行动方案:

1.为了稳妥,小A可以先独自出国,待适应当地的工作和生活后,再接宝宝过去。
2.根据宝宝目前的哺乳情况,开始有计划储奶,为母婴分离期间宝宝准备好充足的口粮。
3.妈妈独自在国外期间,坚持挤奶。
4.待宝宝和妈妈在国外相聚时,就都一切ok啦!

小D的情况跟小A比更加普遍一些,妈妈们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No1:孕期开始做准备

除非是打算做全职妈妈,否则就要从怀孕起就开始做重返职场并坚持母乳喂养做准备了!

1.积极学习母乳喂养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
2.找好帮你照看宝宝的合适人选,这个人选还要特别支持你的母乳喂养决定。
3.上班后的妈妈容易产生产生乳腺炎、乳导管肿胀、乳汁产量少等问题,提前找好有经验的过来人或者专业人士。

No2:取得上司的理解和同事的支持

1.请求上司的支持,能允许你有一个逐步适应、调整的过程,如:相对自由的上下班时间;尽可能避免加班或出差;上班的时候安排好工作,能有相对灵活的挤奶时间。

2.为了方便方便挤奶和储奶,要寻找一个相对安静、整洁、私密的空间;有冰箱、电源插座、舒适的椅子等等。

No3:提前储奶

建议在准备重返岗位前7-10天左右,开始学习适应挤奶,并储奶:

1.重返职场头几天,妈妈的产奶量可能会因工作压力、情绪波动、时间等因素而突然减少,这个时候,家里备好的储奶能帮你轻松度过这个困难时期。
2.慢慢学习手挤奶或吸奶器触发的喷奶反射,不要着急,不要气馁。

No4:选择合适的吸奶器

选择一个合适的吸奶器——可以基于你对乳汁产量、挤奶频率及效率等需求选择吸奶器。

1.如果你已熟练掌握手挤奶技巧,且有充足的时间,那么吸奶器并不是必备的。
2.如果你需要长期、频繁挤奶,选择一个好用的吸奶器是有必要的。
3.吸奶器是否易于拆装、清洗、携带,使用是否舒适也很重要。

No5:按需挤奶

1.一般来说8小时工作期间,应该计划泵奶至少三次,每次20分钟左右。

2.根据宝宝的食量按需挤奶:可以估算一下上班期间宝宝可能需要多少母乳,根据宝宝在24小时内需要哺乳几次,然后再平均分配800毫升的总量,如果你的宝宝每天需要哺乳8次,宝宝每次喂哺的需求量就是100毫升左右,那么你每次只需挤出同等需求的母乳就好了。

3.如果你在上班时挤出的乳汁较少或者少于需要量,那么您在家时更需要亲喂宝宝,这会有助于平衡乳汁供应。可以告诉家里帮你照顾孩子的人,调整哺乳时间,在你到家前的1小时内不要喂宝宝,这样等你到家正好可以亲喂宝宝。

No6:学会刺激“下奶反射”

1.挤奶前,充分的放松很重要。可以放点轻松的音乐,找一个舒适的靠背椅和靠垫,准备好温水或者小点心。

2.学会一些小技巧,引发下乳反射:
挤奶开始前,先放松乳房,比如上下左右推动一下乳房,短暂温敷乳房等;
挤奶时,想着宝宝,或者看看宝宝的视频;
挤奶的过程中,乳汁流量减少时,可以中断挤奶,温柔的按摩乳房后再次开始;

放心,重返职场继续哺乳是可能的。最初,返回工作和继续哺乳看起来可能困难重重,但这只是暂时的。

妈妈们,记得给自己时间和鼓励,善待自己、原谅自己,不管怎样,坚持下去,让你和孩子一起度过这些重要的日子。因为,你最终会发现,这一切是值得的!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