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和结石,胆囊长出这些东西怎么办?
曾有调查显示,健康体检时,腹部超声的疾病检出率高达50%!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
查出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应该怎么应对呢?要吃药还是动刀子?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也叫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隆起性病变,是胆囊壁黏膜向胆囊腔内隆起病变的统称,无蒂或有蒂。
胆囊息肉一般没有症状,只有少数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特别是合并有胆囊结石时。
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或息肉位于胆囊颈部,也可能会引起胆囊管阻塞,导致上腹部剧烈疼痛或诱发急性胆囊炎,出现发热、胆绞痛、右上腹压痛等症状或体征。
图片来源:网络
有研究显示,常规体检人群中胆囊息肉的检出率为6.9%~9.5%。
胆囊息肉的发生,和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饮酒和油腻饮食、压力大、运动少和肥胖等有关。
查出有胆囊息肉该怎么办?
别慌,其实绝大部分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的,只有5%有恶变的潜能,或者是恶性的。
一旦发现有胆囊息肉后,通过下面四步走,来选择不同的随访和治疗方案。
第一步,判断真假
假性息肉,非肿瘤性的,包括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占一半以上)、炎性息肉、胆囊肌腺症、增生性息肉、黄色肉芽肿等。
约70%的胆囊息肉都是假性息肉。
真性息肉,肿瘤性的,包括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腺瘤、早期胆囊癌等。
假性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但是真性息肉包括良性和恶性(比如胆囊癌)。
确定是假性息肉并且没有症状,癌变风险很小,可以松一口气,一般注意饮食,定期随访(B超)就可以了。
没有明确是假性息肉的,还要接着诊断。
第二步,看大小
胆囊息肉越大,一般认为胆囊癌的发生率越高。
≥1cm的,会增加胆囊恶性肿瘤的风险,如果患者合适做手术,推荐切除胆囊。
<1cm的,进行第三步诊断。
第三步,有无胆囊症状
有胆囊症状,看是否有其他胆囊病变,比如结石或胆囊炎,进行对症治疗。
如果找不到其他病因,但确定是胆囊引起的症状,推荐适合手术的患者切除胆囊。
无症状,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第四步,有无恶性肿瘤风险因素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需要看有没有胆囊癌的风险因素。
l 年龄>50岁
l 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l 无蒂息肉(并且局灶性胆囊壁增厚,厚度>4mm)
有风险因素的——
息肉<6mm,第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进行超声随访
息肉在6~9mm之间,癌变风险增加,合适手术的建议切除胆囊,不适合的进行随访复查
无风险因素的——
息肉<6mm,第1年、3年、5年进行超声随访
息肉在6~9mm之间,第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进行超声随访
在随访期间,90%以上的息肉不会有变化,幸运的话有些息肉可能会自己消失,或者在服用利胆、消炎等药物后变小。
但是会长大的息肉不可轻视——
如果随访期间增长≥2mm,或者长到了1cm,建议适合手术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
想了解更多关于胆囊息肉治疗和预防的知识,可以咨询一下专业医生。
胆囊结石一定要切胆吗?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存储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进食时排出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胆汁里面含有多种成分,达成一定的配比才能保持液体形态,如果胆汁中的成分不平衡,胆色素、胆固醇、黏液物质及钙等就会析出,形成结晶,就是胆结石。
常见的有胆固醇结石(80%)、胆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
胆结石可以发生在胆道的任何部位,发生在胆囊的就是胆囊结石。
图片来源:网络
哪些人容易得胆囊结石呢?
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青睐那些喜欢油腻和高胆固醇饮食、肥胖、缺乏运动、不爱吃早餐,和有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胆囊结石家族史的人群。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
约一半患者的胆囊结石一辈子都不会有症状。
但是有些患者会有——
反复发作的右上腹不适,或右上腹腹痛(胀痛、绞痛或剧痛,疼痛可能放射到右肩胛);
常伴有胆源性消化不良,嗳气、饭后饱胀、腹胀和恶心,特别是在进食了油腻或高蛋白食物之后;
有时候会出现胆绞痛。
胆囊结石还可能引起急慢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胆石性肠梗阻和胆囊癌等。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虽然胆囊结石人群患胆囊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要切胆。
01
无症状,结石直径<3cm
不需要预防性切除胆囊,甚至大部分不用治疗,调整饮食习惯(低脂、低热量、荤素搭配、少油腻)、多运动,每年一次B超复查即可。
02
症状轻,直径不超过1.5cm,胆囊功能正常,
X线阴性的胆固醇结石
进行溶石治疗,最常用的是熊去氧胆酸(UDCA),需要6个月~12个月的长期用药。
有胆源性消化不良的,可服用消化酶类药物,如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米曲菌胰酶片等,还可以结合茴三硫促进胆汁分泌。
有上腹痛的,可使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如匹维溴铵)缓解。
引起急性胆囊炎的,要针对致病原进行抗菌、驱虫或抗病毒治疗。
03
需要手术的情况
如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有下面这些情况出现,要考虑进行外科治疗。
疼痛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
胆囊壁逐渐增厚(≥4mm),或胆囊壁局部增厚
胆囊壁不规则增厚疑似胆囊癌
胆囊壁呈陶瓷样改变
胆囊结石逐年增多和增大
胆囊充满结石,无法储存胆汁
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合并胆囊功能减退或障碍
合并≥1cm的胆囊息肉
在医生的综合诊断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保胆取石或腹腔镜胆囊切除。
想了解更多关于胆囊结石的防治方法,不妨咨询专业医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1] 吴肇汉 秦新裕 丁强。实用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05
[2] 卢昊. 《2017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胆囊息肉管理和随访》摘译[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6).
[3] 吴钢, 蔡端. 外科治疗胆囊息肉:争议与对策[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26(2):107-110.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专业委员会.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J]. 中华外科杂志, 2020, 058(004):243-251.
[5]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J].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2):73-79.
[6] 刘厚宝, 王越琦. 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争议与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年34卷1期, 47-51页, ISTIC PKU CSCD, 201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