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心跳慢象征着长寿,是真的吗?

心跳慢象征着长寿,是真的吗?

相信大家都听到过这一说法——心跳慢的人更长寿。

作为许多人笃信的“民间定律”,也延伸出了听起来更“科学”的理论:人一生的心跳数量是恒定的,因此跳得越慢,也就活得越久。

事实上,心率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确实非常微妙。今天,馆长就来聊聊心跳的秘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静息心率慢的人,心脏更强大

研究早已发现,心率较快的小动物寿命更短,而心率较慢的大型动物则更长寿。

人类的平均静息心率在70次/分左右,而人类的预期寿命在80岁。根据计算,如果人类的平均心率可以由70次/分降低到60次/分,可以使预期寿命增加到90岁。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静息心率越低,心跳越少,每一次心跳心脏泵出的血液就会更多。如果不需要通过额外增加心跳的次数,来为全身供给血液,就说明心脏的功能较为强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专业运动员就是心率慢的最好例子

有赖于长期的规律训练和运动负荷,运动员的心率通常都在每分钟50到60次左右,甚至更低。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脏收缩能力很强,一次心跳产生的收缩就能大幅度地供给全身各器官需求的血液,机体自然不需要更高频率的心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而心率快,相应的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心率快的人更容易罹患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甚至会导致死亡率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医学上目前仍认为,人在静息状态下的正常心率应该在每分钟60到100次。当心率低于60次/分,医生就可以打出“心动过缓”的诊断。

如果你在体检报告里,看到自己的心电图报告中有“心动过缓”的结论,不用太紧张。如果平时没有头晕、乏力的症状,又有坚持锻炼的好习惯,那说明你的心脏真的很强大。

最大心率,更能象征健康

最大心率,是我们常常在健身教练口中听到的词汇。它是指在高强度运动如跑步、骑单车时,能将运动收益最大化的心率。最大心率越大,说明心脏的储备功能越强大,身体状况越好。

简单的公式计算:最大心率=220-年龄

中等强度运动时,将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5%是最安全、最有效的范围。

也就是说,一位35岁的健康成年人,最大心率应达到185次/分,运动心率应保持在111~157次/分最为适宜。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在运动时达不到这个心率,说明你的心肺功能不足。加强锻炼有助于提高最大心率,改善全身的健康机能,但前提是排除心脏已经出现了疾病。

心跳太慢,也可能是“有病”

对于不常运动的人而言,心率低于60次/分,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观察自己,有没有出现头晕、四肢乏力的症状?下面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病理性的心动过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正常人的心脏跳动起源于一个叫“窦房结”的组织。窦房结含有丰富的心肌细胞,它会产生规律的电冲动,并传导到整个心脏,从而引起心脏的每一次跳动。

随着年龄增长,窦房结的细胞会发生“退化”,通俗来讲就是跳不动了。因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可能继发于心肌缺血或梗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要先传导到心房、再到心室,才能引起整个心脏的同步收缩。如果心房到心室的传导通路因为种种原因受到阻碍,也会导致心跳过慢。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其他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都有可能导致心跳变慢。许多全身性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也会有心率慢的表现。

服用药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和精神疾病的药物都可能导致心动过缓。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服药将心率控制在较低范围,有助于控制血压的进一步恶化,延缓高血压对肾脏和心脏的不可逆损伤。

但如果你的心率长期低于60次/分,又自觉有胸闷、气促、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已经发生过晕厥,一定要及时检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能够发现90%以上的心脏疾病。

有这类症状,却没时间去医院?
先扫码在线咨询专业医生吧!

最后总结一下:

“心跳越慢越长寿”这个说法,并不全面。

1. 对于健康成年人,在正常心率范围内,心跳越慢的确越好。
2. 最大心率能够衡量心脏功能,其数值越大,意味着心脏功能越好,全身健康状况也越好。
3. 心跳慢,很可能是继发于某些疾病。如果伴随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辰,王建安. 内科学(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15.
[2] 黄元铸.心率与心血管病危险性[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33(004):388-390.

END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