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均值8.5,竟然比均值15的人并发症更早来?怎么回事?
控糖控出冠心病???
王女士血糖控制一直非常严格,但是吃一点饭餐后血糖就高。为了控制餐后血糖她经常节食,因而导致低血糖。虽然血糖超标不多,但总在4—12之间波动。
(图片来自百度)
在最近的一次体检,王女士却查出了冠心病!对此非常沮丧和疑惑。
(图片来自百度)
为何血糖均值看似不高,却并发症早早来到?
因为:血糖波动大——更!伤!人!
王女士血糖管理的失败之处就是在于未能管理好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大的危害比单纯高血糖更大。
人体的细胞组织在相对稳定的高血糖环境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当血糖高低起伏波动较大时,细胞组织的适应能力会更差,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死亡,促使血管并发症的提前发生。
临床试验研究论证
欧洲科学家Ceriello等的研究比较了血糖波动和持续高血糖两种状态下对氧化应激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研究中,一组为持续高血糖试验:血糖维持在15 mmol/L达48小时;另一组为血糖波动试验:状态为48小时期间,血糖交替在6小时内达到15 mmol/L并在下一个6小时恢复正常。
研究结果发现——与持续性高血糖相比,血糖波动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更为严重。
VS
血糖“过山车”比“云中漫步”危害更大
(图片来自百度)
血糖波动过大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临床研究还发现,血糖忽高忽低除了容易损伤血管、导致并发症提前之外,还容易导致治疗过程中频繁发生低血糖,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图片来自百度)
控制血糖——稳中有降才是王道
假设血糖控制有四门功课,如果你糖化血红蛋白、空腹、餐后这三门功课都不太好,只要血糖波动这门课及格,那么你的控糖成绩就不会太差,并发症就不会这么快到来。
(图片来自百度)
对于一些长期高血糖的糖友来说,一下子把血糖值降到正常值,会出现类似于低血糖的反应。所以,让偏高的血糖降下来,不是大跃进,更不是一步到位的歼灭战,而应该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持久战。
—— 稳中有降才是王道!
哪些患者需要重视血糖波动管理?
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胰岛功能不全
胰岛素促泌剂(格列类)使用者
低血糖频发患者
有并发症患者
餐后血糖高
病程长、年龄大
血糖波动幅度应该控制在多少?
按照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这里介绍两个比较容易计算的:
标准一: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就是一天中血糖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标准二: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就是一天中餐后2小时血糖与对应餐前血糖差值之和绝对值的平均值
而这个值具体是多少呢?
看到这里诸位是否蒙圈了?
血糖降下来就好了吗?
控也不是,不控也不是!
盲目降糖,后患无穷……
欲知详情,请加平安好医生控糖专家微信获得免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