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又一个明星患癌离去,胃癌为何这么偏爱国人?

又一个明星患癌离去,胃癌为何这么偏爱国人?
2021年3月28日,
香港TVB老戏骨廖启智因胃癌去世,
年仅66岁,
他曾在众多影视剧中塑造了经典角色,
真让人惋惜。

提起夺去智叔生命的胃癌,大家都不陌生,

但是你知道吗——
我国是全球胃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占了近一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

2020年中国的胃癌新发病人数占了全球的43.9%,胃癌死亡人数占了48.6%。

图片来源:WHO IARC官网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癌症报告显示,我国2015年胃癌新发病例40.3万,是第二大高发的癌症,而且造成了29.09万的死亡病例,居癌症死亡榜的第三位。

为什么胃癌偏爱国人呢?
这要从胃癌的高危因素说起。

引发胃癌的幕后黑手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与其说胃癌偏爱国人,还不如说青睐东亚人。

从单个国家发病率来看,隔壁的日本和蒙古分别占据了男性和女性胃癌发病率的榜首。

图片来源:GLOBOCAN 2020.
东亚人高发胃癌,和三类幕后黑手有关。

01
遗传因素

胃癌发病风险随着遗传风险的增加而升高(1.5~2倍),对于一级亲属患胃癌的人群,更要注意日常习惯,并尽早筛查。

那东亚人高发胃癌就是因为基因易感吗?
非也,遗传性胃癌只占了全部胃癌病例的1%~3%,而且有研究发现移居美国的中国人,胃癌发病率低于同时期的本土中国人。

所以遗传并不是引起国人高发胃癌的主要原因,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才是关键。

02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I类致癌原,能把胃癌的发生危险增加2倍。

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6.22%,近8亿人都是携带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中15%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1%~3%会发展为胃癌。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75%的胃癌不会发生。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我国传统的家庭聚餐、相互夹菜的进餐方式、母亲咀嚼后喂养婴儿、共用牙刷、杯具、学生寄宿集体用餐等生活习惯,成了幽门螺杆菌肆意传播的温床。

母亲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家庭,孩子有90%也是阳性,所以胃癌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情况也不少见。

03
不良生活方式
目前被公认引起胃癌高发的不良生活因素有:

高盐食物
含盐高的食物,特别是腌制食品,比如泡菜、咸菜、渍黄瓜、咸鱼、鱼露、味增汤等等,都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隔夜菜如果没有冷藏保存,也会在细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特别是蔬菜类食物。

辛辣食物和煎炸烧烤
无辣不欢的吃货也要当心,辣椒素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的炎症反应,并且会减少胃酸的分泌,让胃环境更适合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煎炸烧烤和烟熏食物,在烹饪时,不仅会丢失大量营养素,而且会产生多种化学致癌物,如多环芳经类物质和亚硝胺等。

不良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过烫饮食、进食过快和爱吃干硬食物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胃部负担,对胃黏膜产生物理或化学伤害,让胃液分泌紊乱,降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不但会引起慢性胃部炎症,而且也会助攻致癌物质对胃的伤害。

吸烟
吸烟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近2倍。吸烟时间越长,胃癌的发病风险越高。

胃癌在我国男性中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3倍,跟男性烟民远高于女性(59.3% vs 3.8%)有一定的关系。

烟酒不分家,喝酒虽然不会直接致胃癌,但是会提高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性。

特别是亚洲人携带ALDH2突变基因的几率高(表现为喝酒容易脸红),没法及时有效代谢酒精,就算少量饮酒也会提高胃癌的风险。

远离胃癌,预防和筛查不可少
胃癌会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甚至夺走生命,早期的预防和筛查非常关键。

01
健康饮食,戒烟限酒
低盐饮食
少吃腌制食品
少吃烧烤煎炸烟熏食物
少吃过硬的食物
少吃隔夜菜、用冰箱冷藏保存食物减缓亚硝酸盐的产生
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
三餐定时适量
戒烟限酒等。

02
跟幽门螺杆菌说拜拜
截断传染途径
坚持分餐制,使用公筷,少共用餐具、杯具和牙刷,不嘴对嘴喂食,不给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

根除传染源
符合下面根除指征的感染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除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仅能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和降低并发症,而且能缓解约80%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是胃癌高风险者预防胃癌的重要方法。
图片来源: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整理自《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想了解如何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自己是否需要进行根除治疗,不妨咨询一下专业医生。

03
定期体检
在我国,比胃癌高发更可怕的是致死率极高,因为90%的胃癌一发现就已经是进展期了,即便接受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也低于30%。

如果能早期发现胃癌,5年生存率能超过90%,甚至治愈。

但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胃癌早期并无特别的症状,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类似胃炎和胃溃疡的症状,容易被忽略,所以进行癌前病变检测和早期胃癌的筛查很关键。目前常用的筛查手段包括胃镜、血清学检测肿瘤标志物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1]王少明,郑荣寿,张思维,曾红梅,陈茹,孙可欣,顾秀瑛,魏文强,赫捷.2015年中国胃癌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12):1517-1521
[2]Jin G, Lv J, Yang M, et al. Genetic risk, incident gastric cancer, and healthy lifestyle: a meta-analysi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Oncol. 2020 Oct;21(10):1378-1386
[3]程时磊, 张发斌, 李斌. 中国人群胃癌发病影响因素meta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3(012):1775-1780.
[4]王江滨, 杜奕奇, 吕农华,等.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037(006):364-378.
[5]李兆申, 王贵齐, 张澍田,等.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8.
[6]刘婧宜, 赵清喜, 柏海群. 早期胃癌的预防及诊治进展[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 042(001):77-81.

END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