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参,你见过吗?可用于体虚多汗、盗汗、神经衰弱
百味参(穗花粉条儿菜)来源产地
为百合科植物穗花粉条儿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生于海拔2300-4800m的山间的草地或路旁。分布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别名虎须草、绵毛肺筋草、白花痢疾草、麂子草、盗汗草、鹿吃草、小棕皮、夏生草、母复生、偏竹参、一柱香.
【原形态】
穗花粉条儿菜,多年生草本,高23-35cm。根茎极短,丛生多数纤维状细根,外皮淡褐色,肉质,中具细木质髓心一缕。叶自基部丛生,外面具纤维状残基;叶片线形,坚挺似虎须,长4-20cm,宽1-4mm,先端尖,基部对折,白绿色而具膜质边缘,上部淡绿,平行脉明显于下面凸出,自中部以上沿边缘凸出的平行脉上密被细短毛。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自叶丛中抽出;苞片较花短,斜卵形;花小形,花梗长1-2mm;花被片6,白铎,长倒卵形,长2.5-4mm;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与花被对生,较花被稍短;花丝丝状,基部较宽,花药椭圆形,熟后3裂,种子多数,细小。花、果期夏、秋季。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辛、微苦,温。补虚敛汗,止血。用于体虚多汗,神经衰弱,肺结核咯血,盗汗。
《中药大辞典》
辛微苦,温。补气血,止血。
《中华本草》
昧辛;微苦;性温。补虚敛汗;止血。主体虚多汗;盗汗;神经衰弱;吐血;便血。
【归经】
肺;肝经【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炒炭存性研末。
【运用】
①治体虚出虚汗:百味参根水煎服。
②治吐血下血:百味参全草烧灰存性,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