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入地蜈蚣,见过吗?内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咳嗽;外用治毒蛇咬伤

入地蜈蚣,见过吗?内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咳嗽;外用治毒蛇咬伤

入地蜈蚣来源产地
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的根茎或全草。
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生于湿润疏林下或沟边湿地。
分布云南、广西、海南、台湾等地。
别名倒地蜈蚣、蜈蚣草、倒麒麟、地蜈蚣、过路蜈蚣、过路鹅江、假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枪、水蜈蚣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微甘,凉。
清热化痰,解蛇毒。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咳嗽,哮喘;外用治毒蛇咬伤。
《中药大辞典》:
除热,去瘀,止痛。治痨热咳嗽,痢疾,跌打内伤,瘀血疼痛。
《广西药植图志》:
清热,化痰。治痨热咳嗽及跌打内伤。
《广西药植名录》:
止咳,去瘀生新,镇痛。治痢疾,肺炎,蛇伤。
《中华本草》
苦;甘;凉
清肺化痰;散瘀解毒。主痨热咳嗽;咽痛;跌打肿痛;痈疮;毒蛇咬伤【归经】
肺;肝经【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运用】

治跌打内伤,散瘀止痛:入地蜈蚣童便浸四十九日,洗净晒干,研末。每服六分,酒或开水送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